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冬季也會中暑?

冷颼颼的冬天悄然來臨, 可新生兒冬天竟然會中暑了?可這說法可夠夠新鮮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 這病症叫做新生兒脫水熱, 如果嬰兒體內水分丟失過的話, 也可致發熱。 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哪些錯誤做法會引起這種疾病, 平時又該如何預防。

新生兒冬季也會中暑

一、新生兒脫水熱的表現

新生兒脫水熱多發生在出生後2~8天, 測量體溫一般在38.5~39.8℃或更高;

煩躁、哭鬧不止、尿量減少;

常常伴有臉蛋紅、皮膚潮紅、嘴唇和口腔黏膜乾燥等症狀;

在發熱期間, 寶寶一般能吃奶, 無驚厥, 精神狀況良好, 無其它感染中毒症狀;

Advertisiment

有些寶寶表現為因脫水而體重下降、尿量減少。

二、脫水熱的原因

1、母乳不足, 餵養水分不夠

新生兒出生後, 經呼吸、皮膚蒸發、排出大小便等失去相當量的水分, 而出生後3~4天內母乳分泌量較少, 不能滿足新生兒生理需要, 新生兒體內水分不足從而引起發熱;

2、房間溫度過高

產婦“坐月子”中怕受涼, 很多人把門窗關得很嚴, 使環境氣溫過高, 室溫高新生兒呼吸增快, 呼出的水分增多, 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增多, 容易加重脫水。

3、保溫過當

冬天因為天冷, 很多媽媽擔心新生兒感冒而給他穿得太多, 或將新生兒保暖箱放在陽光照射的窗旁, 箱內溫度升高, 處在其內的新生兒體溫也隨之升高。 新生兒呼吸增快, 呼出水分增多,

Advertisiment
蒸發損失的水分比攝入的多, 容易造成脫水。

三、預防脫水熱

1、保持環境溫度適宜

一般新生兒出生後3~5天才從醫院回到家中, 這時新生兒房間的溫度保持在20~22℃為宜。 早產兒的室溫要求比正常兒的要高一些。 冬季若要保持室內溫度通常用空調, 也可用暖氣、火爐、取暖器等, 準備一支溫度計, 讓室內溫度適宜新生兒需要。

2、注意通風

不管用哪種方式取暖, 都會使室內空氣乾燥, 而新生兒適宜的環境對濕度的要求一般是50%左右, 建議使用加濕器, 或在房內擺一盆水。 無論天多冷, 每天定時開窗2~3次, 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更利於新生兒健康。 通風的時候可以將新生兒抱到別的房間呆一會, 避免將風直吹新生兒。

3、不用蠟燭包

蠟燭包是將寶寶雙臂緊貼軀幹,

Advertisiment
雙腿拉直, 手腳包在內, 只露臉蛋在外面, 形成一個長長的小包, 外面再用帶裹緊。 這種包裹方法確實保暖效果較好, 在冬季用得較多, 但包裹太緊不利於新生兒呼吸, 也影響胸肺及心臟的發育, 還限制了寶寶的活動。 包裹不透氣也容易造成體溫過高, 而引發脫水熱。

可以給新生兒穿上小衣服, 再放在睡袋裡, 既不用擔心弄散包被著涼, 又有利於新生兒活動和保持正常體溫。

4、洗澡保濕

新生兒皮膚柔嫩, 防禦力差, 新陳代謝旺盛, 出生後第二天即可洗澡, 清洗掉汗液及其他排泄物, 同時可以讓皮膚有一定濕度以免乾燥和感染。 冬天洗澡頻率可以是每週1~2次。 水溫40℃以感覺手背不燙為合適, 每次洗澡不要超過10分鐘,

Advertisiment
動作輕柔敏捷。

四、一旦發生體溫過高, 如何進行家庭治療?

1、鬆開衣物, 物理降溫

發現新生兒體溫過高時, 要及時鬆開包裹太緊的衣物。 如果仍高熱不退, 可以用稀釋一倍的75%的酒精擦腋下、頸部或大腿根部血管, 熱即可退去。

2、補充水分

新生兒脫水熱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應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不足者, 加配方奶粉餵養, 並增加喂水次數。 白開水即可, 每2小時一次, 每次15~30ml, 共200~300ml。 只要補充足夠的水分, 體溫常於12~24小時降至正常, 脫水症狀自然消失。

3、隨時觀測體溫

準備一支寶寶專用的體溫計, 隨時給寶寶測體溫, 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同時根據治療前後的體溫對比, 判斷治療措施是否有效。

4、及時就醫

對於個別超熱(腋溫≥40.5℃以上)降溫方法無效或發生抽搐的新生兒,

Advertisiment
要及時送往附近的兒童醫院, 讓醫生給予針對性治療。

5、此時不要喂葡萄糖水

有些媽媽會覺得喂葡萄糖水更有營養, 然而葡萄糖水升高了血液滲透壓, 腎臟在排出葡萄糖的同時會帶走更多的水, 不利於脫水寶寶的治療。

小編總結:中暑也可以要命, 脫水熱也可以要命。 當您發現新生兒體溫高, 達到三十八度、三十九度, 甚至還要高, 出現脫水跡象是, 應該打開包被, 讓他的熱能散出去, 趕快兩個鐘頭喝十到三十毫升的水。 祝願所有的寶寶都能夠平安地度過他們的人生第一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