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手媽媽必看的人工餵養詳細解說

很多新手媽媽對於人工餵養感到很複雜, 但其實非然。 它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只要弄懂這幾個步驟, 其實人工餵養也並不是很難。

人工餵養主要有三個步驟

(1)總操作程式

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配奶前準備及奶粉配製、餵養中正確操作指導、餵養後的操作指導。

1.配奶前準備及奶粉配製:清潔雙手, 取出已經消毒好的備用奶瓶。 參考奶粉包裝上的用量說明, 按新生兒體重, 將適量的溫水加入奶瓶中。 用奶粉專用的計量勺取適量奶粉(用刀刮平, 不要壓實勺內奶粉)放入奶瓶中搖勻。 將配好的奶滴幾滴到手腕內側,

Advertisiment
感覺不燙或不太涼便可以給新生兒食用。

2.餵養中正確操作指導:給新生兒餵奶, 以坐姿為宜, 肌肉放鬆, 讓新生兒頭部靠著產婦的肘彎處, 背部靠著前手臂處, 呈半坐姿態。 餵奶時, 先用奶嘴輕觸新生兒嘴唇, 刺激新生兒吸吮反射, 然後將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兒口中, 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傾斜度, 奶瓶裡的奶始終充滿奶嘴, 防止新生兒吸入空氣。 中斷給新生兒餵奶, 指導產婦只要輕輕地將小指滑入其嘴角, 即可拔出奶嘴, 中斷吸奶的動作。

3.餵養後的操作指導:與母乳餵養後的指導相同(參照母乳餵養)。 喂完奶後, 馬上將瓶中剩餘牛奶倒出, 將奶瓶、奶嘴分開清潔乾淨, 放入水中煮沸25分鐘左右(或選用消毒鍋消毒奶瓶),

Advertisiment
取出備用。

(2)達標標準

餵奶時, 腰背、手臂、手腕不疲勞。 新生兒能有效吸吮。 寶寶每天應該喝多少牛奶? 寶寶各階段輔食製作攻略 讓寶寶吃出一雙明亮的眼睛

注意事項:詳解人工餵養BB的操作程式 避免配方奶溫度過熱燙傷新生兒, 或因奶嘴滴速過快, 新生兒來不及咽下而發生嗆奶。 避免奶瓶、奶嘴等用具消毒不潔而造成新生兒口腔、腸胃感染。 嚴格按照奶粉外包裝上建議的比例用量沖凋奶粉。

小編點評:在準備過程中, 溫度很重要;在餵養過程中, 姿勢很重要;在餵養後, 清潔很重要。 人工餵養只要抓住重點, 其實也並不是很難, 只是要求媽媽能細心而已。

媽媽需保持用具的乾淨

(3)工具與材料

工具與材料都有:奶粉、溫開水、奶瓶、奶嘴、消毒鍋、奶瓶刷。

Advertisiment

相關知識:新生兒食量因生長階段不同而漸漸增加, 新生兒1—2周時一般每次吃奶60~90毫升, 3—4周時每次吃奶100毫升, 以後再酌量增加, 新生兒存在個體差異, 食量各不相同, 一日總量按照150毫升-200毫升/每公斤體重大致計算, 每餐吃奶量大致平均分配, 但注意掌握總量(有關事項參照母乳餵養)。

兩次餵奶中間, 適當給新生兒補充水分(多選擇白開水), 水量以不超過奶量為宜。 餵奶時, 產婦盡可能多與新生兒目光交流, 說說話, 培養母嬰感情。

若喂配方奶時間長, 奶水漸涼, 中途應加溫至所需溫度, 再繼續餵養。 由於新生兒體質存在個體差異, 有些新生兒喂配方奶的時候, 偶爾會出現過敏現象, 所以應根據新生兒的不同情況調整不同的配方奶。

Advertisiment
如果確認牛奶過敏, 就應選擇其他代乳品。

如果你只是因為還沒有下奶而在產後前幾天使用配方奶的話, 切記要用小勺子喂, 防止寶寶因為過於依賴奶嘴而在母乳餵養的時候發生困難。 在調奶過程中, 如果使用涼開水加開水的方式調節水溫, 記得先放涼水再放熱水, 然後輕搖, 這樣才不會干擾你對奶瓶溫度的感覺。

調奶的水我建議大家每天早上起來用壺燒開水, 一部分灌暖瓶, 一部分晾涼, 因為有的飲水機無法將水燒開, 80多度就停止加熱了, 有的飲水機的水源不太合格, 而且要是中途更換水源的話, 還有可能引起寶寶的一些不適反應, 比如大便次數增加等, 所以用自來水在灶臺上燒開,

Advertisiment
再晾涼是最好的選擇, 夏天特別熱的時候, 也可以取這種涼白開給寶寶補充水分的。

另外寶寶的奶量因人而異, 不必刻意拘泥書上的量, 配方奶很容易喂得過多, 所以要密切注意奶嘴孔的大小。

小編總結:媽媽在人工餵養的過程中, 需注意奶粉的更換, 不同的年齡段應用對應階段的奶粉, 在用具使用完畢後, 應注意清潔與消毒方面的操作。 只要媽媽秉著細心的原則, 其實人工餵養並不比母乳餵養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