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媽要當心11種產後病

產後病是指嬰兒分娩出後與分娩有關係的疾病, 俗稱月子病。 這些疾病不僅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 也導致新媽媽不能正常的哺乳嬰兒。 因此, 做好產後病的預防工作很重要。

產後出血

胎兒娩出後, 在24小時內陰☆禁☆道出血量超過400ml稱為產後出血。 其原因可能由於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滯留和殘留、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等。 發生產後出血, 千萬不能驚慌失措, 也不能聽之任之, 應與醫生合作, 查明具體原因, 並給以適當處理。

生☆禁☆殖☆禁☆器官感染

產婦在產褥期抗病能力差, 加上陰☆禁☆道、子宮因分娩而造成的創傷還沒有癒合,

Advertisiment
細菌極易由此侵入。 因此, 在同房後容易發生外☆禁☆陰炎、陰☆禁☆道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子宮出血等, 嚴重者還會引起敗血症、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在分娩前3個月至分娩後2個月要避免性☆禁☆交, 保持下身的清潔衛生, 注意休息, 增強抵抗力。

手關節痛

產後體內激素發生變化, 導致關節囊及其附近的韌帶出現張力下降, 引起關節鬆弛。 如果過多地從事家務勞動, 或過多抱孩子, 接觸冷水, 就會使關節、肌腱、韌帶負擔過重, 引起手關節痛, 且經久不愈。 在產褥期, 產婦要注意休息, 不要過多做家務, 要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 避免過早接觸冷水。

中暑

一些產婦在酷暑盛夏, 關門窗, 蓋棉被, 加之室內溫度很高, 空氣不流通, 通風不良,

Advertisiment
以致產婦體內熱量積蓄, 體格虛弱, 不能很好散發熱量而造成中暑。 產婦宜多喝開水, 不要蓋的過多, 衣服勤換洗, 勤淋浴, 以協助體內熱量散發, 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

乳腺炎

除了抵抗力下降外, 由於乳汁淤積, 細菌的生長繁殖, 產婦乳☆禁☆頭、乳暈的皮膚薄, 易導致乳☆禁☆頭破損而引起細菌感染。 在懷孕開始後至餵奶期間, 要用乾淨濕毛巾擦洗乳☆禁☆頭和乳☆禁☆房, 保持清潔衛生。 每次餵奶要將乳汁吸空, 若嬰兒吸不完, 可用吸奶器吸空。 不要讓乳汁淤積在乳☆禁☆房中, 以減少細菌繁殖的機會。

膀胱炎

產後膀胱的肌肉暫時還比較鬆弛, 容易積存尿液。 妊娠後期體內瀦留的水分, 產後增加了膀胱的負擔, 降低了膀胱的防病能力, 細菌容易侵入尿道引起膀胱炎。

Advertisiment
在產後宜多排尿, 不要使尿液在膀胱裡貯存過久, 以免細菌繁殖。 還要經常清洗外☆禁☆陰部, 保持清潔, 同時要防止髒水流入陰☆禁☆道。

子宮脫垂

在子宮尚未復原時, 若過早幹重活, 可致子宮脫垂, 會感到小腹下墜和腰酸, 嚴重時子宮從陰☆禁☆道脫出。 產婦要臥床多休息, 不要過早下床活動, 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 不要走遠路或跑步。

痔瘡

產後由於子宮收縮, 直腸承受胎兒的壓迫突然消失, 使腸腔舒張擴大, 糞便在直腸滯留的時間較長, 容易形成便秘。 加之在分娩過程中扯破會陰, 造成肛門水腫疼痛等。 因此, 產後注意肛門保健和防止便秘是預防痔瘡發生的關鍵。 應勤喝水、早活動。 少食辛辣、精細食物, 多食粗纖維食物。

Advertisiment
勤換內褲、勤洗浴;早排便、早用開塞露。

產後尿瀦留

產後尿瀦留的發生, 是因為分娩過程中子宮壓迫膀胱及盆腔神經叢, 使膀胱肌麻痹, 運動遲緩無力。 產後盆腔內壓力突然下降, 引起盆腔內瘀血, 加上產程過長引起體力的大量消耗, 而導致排尿困難。 尿瀦留給產婦帶來痛苦, 需要及時治療。

陰☆禁☆道鬆弛

產後出現的陰☆禁☆道擴張現象在產後3個月即可恢復, 如果陰☆禁☆道擠壓撕裂, 陰☆禁☆道彈性的恢復需要更長的時間。 產後需要及時通過一些鍛煉來加強彈性的恢復, 時間為產後一周後開始。 做法:仰臥在床上, 身體放鬆, 專注於提肛收縮的動作。 雙腿、雙臀、腹肌不能用力, 將收縮的動作專注在陰☆禁☆道、尿道上, 持續重複著一縮一放的頻率。

Advertisiment
每天運動1~2次, 每次10分鐘。

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大多數女性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天內會覺得有點傷感, 這種現象稱為“嬰兒憂鬱”, 主要是因體內激素的變化引起的。 相當多的女性還會出現更為嚴重的情感低潮, 這種情緒可能會持續幾周、幾個月, 如果問題沒有得到適當的解決, 甚至會持續幾年。 治療方法包括諮詢、專門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