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的最好的過程,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越是層次高的父母, 越是會重視榜樣的作用, 也越是會選擇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而層次低的父母, 反而更喜歡單方面要求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 並且拒絕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昨天中午和公司一位老總以及分公司的同事一起吃午餐。

期間聊到健身的話題, 這位元老總說, 他在停止運動20年後, 重新開始健身了, 每天練習平板支撐, 肚子上的肉少了很多。

我隨口一問:“怎麼忽然就開始運動了?”

沒想到, 這位老總喝了口茶, 很認真的對我說:“為了我女兒。 ”

他說, 女兒最近因為喜歡吃零食, 身體發胖了許多,

Advertisiment
他有點擔心影響到女兒的身體健康, 就勸說女兒減肥。

結果女兒指著他的肚子說:“爸爸, 你的肚子這麼大, 還要求我減肥?”

這位老總當時就意識到, 自己不注重鍛煉而單方面要求女兒減肥的做法顯然是不妥當的, 於是他和女兒達成了一個約定, 那就是兩個人同時健身。

雙方都定了目標, 他還向女兒保證, 要在2年內練出8塊腹肌, 重新回到20多歲時的身材, 有爸爸的參與, 女兒愉快的開始健身了。

而且, 他和女兒每天都會向對方“彙報”彼此的鍛煉情況, 看見女兒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穿進去小一碼的褲子, 他特別開心。

“和孩子一起鍛煉, 一起學習, 他們才會更有動力, 也更容易堅持。 ”

這位老總和我們透露了他自己培養女兒的秘笈,

Advertisiment
他的女兒正在國外留學, 各方面都非常優秀。

而他本身也是高層次的精英人士, 在我們公司負責戰略佈局和國際業務, 經常要在全球各個國家飛來飛去, 精通多門外語。

王濤在《規矩和愛》:“不能和孩子一起在愛中成長的父母, 一定不是一個好父母。 ”

而據我觀察, 越是層次高的父母, 越是會重視榜樣的作用, 也越是會選擇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而層次低的父母, 反而更喜歡單方面要求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 並且拒絕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最近豆瓣有個帖子火了, 是一位網友吐槽自家10歲的小侄子的。

話說這位小侄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 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餘愛好也出類拔萃, 結果卻吐槽他的爸媽不配有他這麼優秀的兒子。

Advertisiment

於是網上各種觀點撲面而來, 有人說, 這個小孩子這麼說父母, 太不懂得感恩了, 也有人說, 這個孩子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但是仔細想想, 我們確實也無力反駁小孩子的觀點, 按照他的說法, 推測他的父母一定是沒有和他一樣努力學習新的技能, 也沒有太多的業餘愛好, 至少他擅長的圍棋、輪滑等父母是不會的。

按照“人以群分”的原則, 這個孩子嫌棄父母似乎在情理之中。

當家長把辛苦賺來的錢都花在孩子身上, 一心想要孩子成龍成鳳, 卻不曾想自己反過來被孩子嫌棄。

而有的孩子還因為父母的不成長而拒絕學習, 理由就是你們都不愛學習, 憑什麼要求我學習?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小梅的兒子最近成績下降的很厲害, 她週末給兒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依然沒有任何好的效果。

萬般無奈的情況下, 她找兒子談心, 誰知道, 兒子的一席話, 讓她無言以對。

兒子對她說:

媽媽, 我從來沒有見你和爸爸看過書, 寫過字, 你們每天都是看電視、玩手機。 我為什麼要學習?等我長大了, 我也和你們一樣生活不就行了嗎?

美國一個青年期研究會的會長約翰.柯爾曼博士認為, 孩子有很多行為都是與成人的行為變化有關。

他說, 成人對自己的習慣、情感和憂慮表現的日益開放, 孩子常常效仿大人, 所以說, 你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父母 , 孩子一定也會被影響, 而你成天止步不前,

Advertisiment
孩子也會認為這才是人生的常態。

所以有人說, 高層次的父母, 不會在孩子看書、做作業的時候, 自己在旁邊看電視, 也不會要求孩子學習這個學習那個, 而自己連一個拿得出手的技能也沒有。 他們只會和孩子一起學習新技能, 或者至少愛好看書, 讓孩子感受到, 父母也在努力學習和成長, 而不是只會一味地要求他們。

當然了, 和孩子一起成長, 並不是要求父母必須和孩子同時學習同一個技能或者課程。

而是說, 父母要用自己的學習態度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並且要意識到, 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

就像我們公司的那位高層次的老總, 他在女兒拒絕減肥的時候, 立即表態自己也要健身, 且開始踐行, 女兒見爸爸都能做到,自然也願意努力。

而且,父女兩個在一起健身的過程中,彼此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和鼓勵,更容易讓雙方都更有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老總說他的太太也被感染了,開始跑步和練瑜伽,他們全家人,不僅因為健身而收穫了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全家人都享受到了共同成長的快樂。

而小梅明顯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當兒子質問她的時候,她才無言以對。

我喜歡黃敬茹說的這段話:

父母對孩子也是一樣,要抱定跟孩子一起成長的信念,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孩子。放下成見,才能讓孩子在物質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安全感,孩子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而現實中太多的父母,都是像10歲小孩子的父母和小梅一樣,單方面的逼著孩子成長,而卻忽略了自己也需要成長。

最終收穫的或許會是一個像10歲男孩子一樣優秀的社會人,卻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也失去了彼此之間難得的親情,想來這是所有為人父母的人,不願意見到的。而唯有和孩子一起成長,才能避免培養一個“白眼狼”的孩子,收穫一個優秀的並且懂得感恩的孩子。

劉墉曾經說過:

家長要關心孩子的靈魂,當孩子成長路上的心靈夥伴,和孩子一起成長,更像朋友,彼此付出,因為彼此相愛而更相愛,而不是單方面愛,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孩子和家長都是幸福的。

細想身邊幸福的家庭,確實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

前不久,劉國梁7歲的女兒在2017U.S.Kids Golf世界高爾夫錦標賽中,獲得亞軍,讓很多父母感慨“虎父無犬子”。

但實際上,據劉國梁說,他和太太都喜歡打高爾夫,從小就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參與,讓女兒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喜歡上了打高爾夫。

而且,劉國梁本身無論是做運動員還是教練,都是佼佼者,獲獎無數。

很多時候都是他和女兒一起在不同的賽場參加比賽,這無形之中會讓女兒覺得爸爸和自己一樣,也在不斷的努力和成長,這樣的影響勝過任何教育方式。

高層次的父母,都會和孩子共同成長。

不僅嚴格要求孩子不斷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也會嚴格要求自己。

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和進步是我們一生都必須堅持做的一件事情,而不學習不進步的人生,註定了會很平淡。

女兒見爸爸都能做到,自然也願意努力。

而且,父女兩個在一起健身的過程中,彼此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和鼓勵,更容易讓雙方都更有動力。

在這個過程中,老總說他的太太也被感染了,開始跑步和練瑜伽,他們全家人,不僅因為健身而收穫了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全家人都享受到了共同成長的快樂。

而小梅明顯就是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當兒子質問她的時候,她才無言以對。

我喜歡黃敬茹說的這段話:

父母對孩子也是一樣,要抱定跟孩子一起成長的信念,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孩子。放下成見,才能讓孩子在物質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安全感,孩子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而現實中太多的父母,都是像10歲小孩子的父母和小梅一樣,單方面的逼著孩子成長,而卻忽略了自己也需要成長。

最終收穫的或許會是一個像10歲男孩子一樣優秀的社會人,卻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也失去了彼此之間難得的親情,想來這是所有為人父母的人,不願意見到的。而唯有和孩子一起成長,才能避免培養一個“白眼狼”的孩子,收穫一個優秀的並且懂得感恩的孩子。

劉墉曾經說過:

家長要關心孩子的靈魂,當孩子成長路上的心靈夥伴,和孩子一起成長,更像朋友,彼此付出,因為彼此相愛而更相愛,而不是單方面愛,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孩子和家長都是幸福的。

細想身邊幸福的家庭,確實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

前不久,劉國梁7歲的女兒在2017U.S.Kids Golf世界高爾夫錦標賽中,獲得亞軍,讓很多父母感慨“虎父無犬子”。

但實際上,據劉國梁說,他和太太都喜歡打高爾夫,從小就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參與,讓女兒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喜歡上了打高爾夫。

而且,劉國梁本身無論是做運動員還是教練,都是佼佼者,獲獎無數。

很多時候都是他和女兒一起在不同的賽場參加比賽,這無形之中會讓女兒覺得爸爸和自己一樣,也在不斷的努力和成長,這樣的影響勝過任何教育方式。

高層次的父母,都會和孩子共同成長。

不僅嚴格要求孩子不斷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也會嚴格要求自己。

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和進步是我們一生都必須堅持做的一件事情,而不學習不進步的人生,註定了會很平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