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子女應注意“性格|”問題

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態度, 即父母對子女的不同教育方式會使子女形成不同的性格。

孩子最初的性格如同白紙一張, 生長在某一特定家庭環境的孩子在長期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員的接觸中, 受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性格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的性格特點會逐漸遷移到他們身上, 在性格這張白紙上落下種種不同的印記。

比如, 做父母的待人熱情、寬容, 其子女往往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待人。

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態度, 即父母對子女的不同教育方式會使子女形成不同的性格。

Advertisiment
比如, 父母教育子女時採用民主和平等的方式, 那麼子女較容易形成和發展好交際、與人合作又能獨立自主的性格特徵;

如果父母教育子女採用專制的方式, 那麼子女較容易形成和發展情緒不穩定、依賴性強、膽怯和懦弱的性格特徵;如果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嬌寵、放縱, 那麼子女就容易形成任性、幼稚和缺乏獨立性的性格特徵。

如果母親的態度是支配性的, 那麼兒童容易形成消極、順從、依賴、缺乏獨立性的性格特徵。

如果母親的態度是溺愛的, 那麼兒童容易形成任性、驕傲、利己主義, 缺乏獨立精神、情緒不穩定的性格特徵。

如果母親的態度是過於保護的, 那麼兒童容易形成缺乏社會性、依賴、被動、膽怯、深思、沉默、親切的性格特徵。

Advertisiment

如果母親的態度是過於嚴厲的, 那麼兒童容易形成頑固、冷酷、殘忍、獨立的性格特徵, 或者怯懦、盲從、不誠實、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性格特徵。

如果母親的態度是忽視的, 那麼兒童容易形成妒忌、情緒不安、創造力差、甚至有厭世輕生情緒的性格特徵。

如果父母意見是分歧的, 那麼兒童容易形成易生氣、警惕性高的性格特徵, 或者有兩面討好、投機取巧、好說謊的性格特徵。

由此可見, 母親只有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來對待子女, 才會使子女具有相當多的良好的性格特徵。

由於父母的養育態度和家庭氣氛在子女性格形成上具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要使子女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徵, 做父母的在教育子女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Advertisiment

第一, 始終堅持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子女的性格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因此, 做父母的始終不應放棄對子女的教育責任, 因為, 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也是需要父母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居於主導地位的。

第二, 應尊重子女正常、合理的要求。

子女往往會有多種興趣愛好和需要, 這其中有些是不恰當或不合理的, 父母應加以指導和糾正。 屬於正常合理的, 父母則應儘量去滿足。 做父母的也要注意根據新的社會發展趨勢以及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子女的心理特點去調整對子女的教育方式。

第三, 父母教育子女時的態度、方式應一致。

在對子女的養育態度和教育方式上, 父親和母親常常會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即使雙方的教育方式都合理、都正確, 也不要各行其是, 將分歧暴露在子女面前。

第四, 為子女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教育環境。

生活、教育環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形成, 因此, 為子女創造一個輕鬆、和諧、寧靜、愉快的家庭氣氛, 對子女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