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導主任媽媽教導有方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曾有過這樣的幻想:如果能將媽媽和老師兩者之間劃上等號, 那將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啊!很幸運, 本文的小主人公雲雲的媽媽林慶就是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導主任。 在小雲雲的教育過程中, 媽媽有著很多別出心裁的好點子, 緊緊抓住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各個敏感期, 儘早開發孩子的動手、書寫及交際能力, 為孩子今後的學習和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動手能力的培養
撕餐巾紙:鍛煉寶寶小手肌肉靈敏度
許多媽媽都曾有過教小寶寶玩撕紙“做麵條”遊戲的經歷, 以此來鍛煉寶寶小手肌肉,

Advertisiment
可等到寶寶小手的肌肉活動能力提高到一定靈活程度, 這個簡單的小遊戲對於寶寶來說就會慢慢喪失原有的吸引力。 媽媽卻想出了一個能讓雲雲“將遊戲進行到底”的好辦法, 在一歲的小雲雲能夠將普通A4打印紙熟練地撕成細長的“小麵條”之後, 讓她改撕餐巾紙。 相對於一般的書寫紙而言, 餐巾紙的材質更為鬆軟, 撕起來也更容易斷裂, 這就給小遊戲增加了不少難度。 在媽媽的鼓勵下, 不久之後小雲雲就能把餐巾紙撕成更細更長的“小麵條”了, 她還能靈巧地將“小麵條”一點點搓揉成“麵粉”, 越玩越覺得有趣的小雲雲甚至連掉在地上的一點點小紙屑也不放過, 很熟練地揀起來撚碎, 然後放到媽媽事先準備好的小盤子裡。
Advertisiment
媽媽說, 這個小遊戲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教育元素, 能進一步刺激寶寶的觸覺反應並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還能促使寶寶今後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的耐心和細緻。

專家點評

撕紙和揉紙遊戲一方面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小手會改變紙的形狀或可以發出聲音的時候, 他們會感到欣喜;另一方面, 也可以鍛煉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發展雙手協調力, 並豐富大腦聽覺經驗的儲備。
雲雲媽媽讓雲雲做的撕紙“做麵條”遊戲也充分發揮了撕紙的作用。 將A4紙換成餐巾紙並改用揉紙的方法不僅豐富了遊戲內容, 也將遊戲的層次和難度作了適當的提升, 在逐步變換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既提高了孩子的興趣, 又進一步鍛煉了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什麼紙更適合寶寶玩
在寶寶5~8個月的時候, 可以為他們提供不同的紙, 比如廣告紙、包裝紙、玻璃紙、餐巾紙等。 讓嬰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不同紙形成的不同感覺和聲音, 這樣, 潛移默化地培養嬰兒的感觸知覺。
撕紙遊戲的延伸玩法
隨著寶寶的成長, 撕紙遊戲還可以延伸出更多玩法。 比如用不同材質的紙撕出更多的形狀, 讓寶寶感受撕紙活動帶來的更多的樂趣, 在強化小手的靈活性的同時, 鍛煉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還可用撕好的紙拼貼出各種圖案。
書寫能力的培養
油畫棒寫畫:讓寶寶最初的寫字練習生動而有趣
身為一名中學教導主任, 媽媽常聽身邊的老師抱怨,
Advertisiment
說如今有很多學生天資聰穎, 只可惜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直到中學還在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花費時間和精力。 所以, 從雲雲兩歲起, 媽媽就開始教她寫鉛筆字, 學了一段時間以後, 細心的媽媽發現雲雲的小手在握筆時用力總是特別重, 寫出來的筆劃也顯得特

別生硬。 查閱了相關資料, 媽媽才明白, 握“硬筆”太早對寶寶來說其實是弊大於利的:過早地教孩子用鋼筆、圓珠筆、粉筆、鉛筆之類的硬筆寫字, 可能會導致不正確的握筆姿勢, 甚至會影響到寶寶小手骨骼的正常發育。
於是, 媽媽嘗試著把鉛筆改成了質地較軟的油畫棒給雲雲寫畫, 易於書寫而且顏色鮮豔靚麗的油畫棒馬上贏得了小雲雲的喜愛,

Advertisiment
這使得原本枯燥的寫字練習也不知不覺因此而生動有趣起來。
在採訪中我們發現, 雲雲媽媽給寶寶的很多藝術培養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媽媽無意于讓小雲雲成名成家, 她非常尊重雲雲的意見, 寫漢字、學舞蹈、練鋼琴, 每一個興趣愛好都讓小雲雲自己拿主意, 並鼓勵雲雲將這些學習堅持下去。 這種做法間接地鍛煉了她的定性耐性和責任感, 如今, 五歲的雲雲做每一件事都有板有眼、有始有終, 足見教導主任媽媽的用心良苦。
專家點評
繪畫和寫字都是手部運用筆類工具進行活動的技能, 是幼兒的重要發展任務和能力要求之一。 繪畫能力的初步發展是幼兒書寫技能發展的前奏, 繪畫練習經驗也有利於孩子書寫技能的獲得,一方面繪畫能力的初步的挖掘是書寫技能發展的前奏,另一方面,油畫棒五彩斑斕的色彩也更容易引發幼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多大的寶寶開始具備書寫能力
從書寫技能發展過程來看,4歲左右的幼兒開始具備字母和數位的書寫能力。他們通常可以書寫可辨認的數位和字母,但這些字母和數位筆劃歪斜、東倒西歪、間距不一,每個字母和數位字體都會比正常字體大好幾倍。而且書寫是一個感知——運動的複雜過程,書寫過程的順利完成需要很多因素的密切配合。因此在幼兒階段無需急於培養孩子的書寫能力,可以先從用蠟筆進行繪畫入手,因為繪畫練習也有利於書寫技能的獲得。
交際能力的培養
走向陌生人:培養一個善於交際的寶寶
媽媽認為獨生子女特別是女孩子,在爸爸媽媽的保護寵愛下,極易養成內向自閉的性格,也易造成成年後性格偏激和交際能力低下。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交際能力非常必要。媽媽希望雲雲從小就樂觀開朗,勇於接受別人、展示自己。
所以媽媽就想到了經常帶雲雲逛商場超市,鼓勵她勇敢地走到人群中去,樂於和善於向陌生人表達自己。
兩歲的小雲雲是個白皙秀氣的寶寶,媽媽抱著她走在商場超市里,自然很快吸引了營業員阿姨們的眼球,她們通常會走過來摸摸小雲雲的小臉蛋:“哦喲,這個囡囡好可愛啊!來阿姨抱抱!”起初膽小的雲雲可不樂意被陌生人抱了,她很快地扭過頭轉身躲進媽媽懷裡,有時甚至會害怕得哭出聲來。媽媽耐心地鼓勵她:“你看阿姨多喜歡你,如果雲雲今天不願意讓阿姨抱的話,那我們就給阿姨笑一個!”媽媽覺得,這樣其實做可以在幫助雲雲適應的同時教她學會委婉拒絕。
慢慢地,小雲雲不再怯生了,見到生人也不再害羞臉紅了。
專家點評
為了改變雲雲的怯生,雲雲媽媽的做法是非常好的。她首先對陌生人做出積極的反應,熱情地打招呼,用積極的語調與營業員說話,這樣給雲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會參考,讓她認為:既然媽媽喜歡這個陌生人,也許這個陌生人真的沒有那麼可怕。此外,幼兒的怯生還取決於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外貌,因此在開始讓幼兒介入陌生環境時,可有所選擇。
寶寶為什麼會怯生
父母是寶寶最早的人際交往物件,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有助於寶寶今

後社會能力的發展和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而六個月至兩歲半左右是依戀形成階段,在這一時期,幼兒對母親的存在尤其關注,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母親離開時則非常不安,表現出一種分離焦慮。同時,當陌生人出現時,幼兒會顯得謹慎、恐懼,甚至哭泣、大喊大叫,表現得怯生、無所適從。不過,一旦幼兒明白成人不在視野範圍內後還會繼續出現,就會逐漸在新環境中探尋、冒險,然後再回來尋求保護。由此可見,寶寶表現出怯生、害怕是非常正常的,這表明了媽媽和寶寶之間已經形成了恰當的依戀關係。
為寶寶選擇什麼樣的玩伴
在幼兒的交往中,除了主要以父母為代表的成人以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交往對象,那就是他們的同伴。如果說,親子關係中幼兒處於一種親切的、滿足的、易被接納的地位,那麼,在同伴關係中,幼兒所處的地位是共存的、平等的、互惠的。因此,雲雲媽媽也需要給雲雲選擇同齡玩伴,比如把鄰家的小夥伴帶到家裡來一起分享玩具,或在公園裡面和不同年齡的小朋友玩,因為同伴間遊戲的樂趣和重要性是成人所不能夠替代的。

繪畫練習經驗也有利於孩子書寫技能的獲得,一方面繪畫能力的初步的挖掘是書寫技能發展的前奏,另一方面,油畫棒五彩斑斕的色彩也更容易引發幼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多大的寶寶開始具備書寫能力
從書寫技能發展過程來看,4歲左右的幼兒開始具備字母和數位的書寫能力。他們通常可以書寫可辨認的數位和字母,但這些字母和數位筆劃歪斜、東倒西歪、間距不一,每個字母和數位字體都會比正常字體大好幾倍。而且書寫是一個感知——運動的複雜過程,書寫過程的順利完成需要很多因素的密切配合。因此在幼兒階段無需急於培養孩子的書寫能力,可以先從用蠟筆進行繪畫入手,因為繪畫練習也有利於書寫技能的獲得。
交際能力的培養
走向陌生人:培養一個善於交際的寶寶
媽媽認為獨生子女特別是女孩子,在爸爸媽媽的保護寵愛下,極易養成內向自閉的性格,也易造成成年後性格偏激和交際能力低下。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交際能力非常必要。媽媽希望雲雲從小就樂觀開朗,勇於接受別人、展示自己。
所以媽媽就想到了經常帶雲雲逛商場超市,鼓勵她勇敢地走到人群中去,樂於和善於向陌生人表達自己。
兩歲的小雲雲是個白皙秀氣的寶寶,媽媽抱著她走在商場超市里,自然很快吸引了營業員阿姨們的眼球,她們通常會走過來摸摸小雲雲的小臉蛋:“哦喲,這個囡囡好可愛啊!來阿姨抱抱!”起初膽小的雲雲可不樂意被陌生人抱了,她很快地扭過頭轉身躲進媽媽懷裡,有時甚至會害怕得哭出聲來。媽媽耐心地鼓勵她:“你看阿姨多喜歡你,如果雲雲今天不願意讓阿姨抱的話,那我們就給阿姨笑一個!”媽媽覺得,這樣其實做可以在幫助雲雲適應的同時教她學會委婉拒絕。
慢慢地,小雲雲不再怯生了,見到生人也不再害羞臉紅了。
專家點評
為了改變雲雲的怯生,雲雲媽媽的做法是非常好的。她首先對陌生人做出積極的反應,熱情地打招呼,用積極的語調與營業員說話,這樣給雲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會參考,讓她認為:既然媽媽喜歡這個陌生人,也許這個陌生人真的沒有那麼可怕。此外,幼兒的怯生還取決於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外貌,因此在開始讓幼兒介入陌生環境時,可有所選擇。
寶寶為什麼會怯生
父母是寶寶最早的人際交往物件,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有助於寶寶今

後社會能力的發展和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而六個月至兩歲半左右是依戀形成階段,在這一時期,幼兒對母親的存在尤其關注,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母親離開時則非常不安,表現出一種分離焦慮。同時,當陌生人出現時,幼兒會顯得謹慎、恐懼,甚至哭泣、大喊大叫,表現得怯生、無所適從。不過,一旦幼兒明白成人不在視野範圍內後還會繼續出現,就會逐漸在新環境中探尋、冒險,然後再回來尋求保護。由此可見,寶寶表現出怯生、害怕是非常正常的,這表明了媽媽和寶寶之間已經形成了恰當的依戀關係。
為寶寶選擇什麼樣的玩伴
在幼兒的交往中,除了主要以父母為代表的成人以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交往對象,那就是他們的同伴。如果說,親子關係中幼兒處於一種親切的、滿足的、易被接納的地位,那麼,在同伴關係中,幼兒所處的地位是共存的、平等的、互惠的。因此,雲雲媽媽也需要給雲雲選擇同齡玩伴,比如把鄰家的小夥伴帶到家裡來一起分享玩具,或在公園裡面和不同年齡的小朋友玩,因為同伴間遊戲的樂趣和重要性是成人所不能夠替代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