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教孩子學說話的五大妙招

第一招:為寶寶創設寬鬆和諧的語言環境。

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在與他人交往、主動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寬鬆的語言環境和表達的機會, 鼓勵孩子去主動學習、建構語言。 例如:媽媽拿著一個紅色的汽車、一個藍色的玩具熊問他:“今天我們玩紅汽車, 還是藍毛熊?” 從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引出話題, 鼓勵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意義和快樂。

在這裡, 家庭的溫馨和諧氣氛是必不可少的。 當寶寶說出的語句不太完整或詞不達意, 家長不要急於糾正,

Advertisiment
而要耐心引導, 不要給孩子挫折感和心理壓力。 在玩耍和遊戲中抓住時機, 啟發孩子主動積極地和你交談,

第二招: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與經驗。

幼兒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才會有話可說, 有樂於表達的內部動機。 生活是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 家長應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 多帶他們出去玩, 觀察大自然花草樹木的千姿百態, 欣賞昆蟲飛鳥的美麗靈活, 體驗春夏秋冬景色變化……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不僅會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 還能為他們增添無數新的詞彙。

每一次外出, 家長都要做個有心人, 帶著孩子邊走邊聊, 談論沿途的所見所聞, 讓景物、思維和語言三者建立聯繫, 逐漸地增加孩子說話的內容。

第三招:抓住各種機會增加新詞彙。

Advertisiment

幼兒有了表達的願望, 常常因詞彙的缺乏而限制語言的表達。 家長要抓住日常生活中各種機會, 陸續教給他新的詞彙。 比如:讓孩子和你一起擇菜、洗水果, 告訴他各種蔬菜、水果的名字及其顏色外觀的形容詞, 讓他練習用這些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還有你到郵局寄信、到商場購物、觀看街頭的宣傳櫥窗, 都可以帶上孩子, 給他講解看到的所有新知識、新詞彙的意思, 滿足他的好奇心, 激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招:利用故事、圖畫書多與寶寶互動交流。

幼兒喜歡聽故事、看畫書, 家長應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特點, 在給孩子講故事、和他一起看畫書的過程中, 不僅要讓他聽, 還要提出問題讓他思考、回答,

Advertisiment
培養其想像力和語言組織語言表達能力。 對3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要求他看圖複述故事, 鍛煉他的記憶力和語言的流暢性。 比如:看小熊維尼的畫書, 你可以和孩子討論“畫上的小熊和你在動物園看到的大狗熊長得像不像?”“你喜歡小熊維尼嗎?你喜歡它什麼呢?”在一問一答中, 幼兒練習鞏固了相同的詞彙, 語言和思維能力都會大大提高。

第五招:玩文字遊戲靈活運用詞彙。

拍手遊戲、詞彙對子、詞語接龍等都是四五歲幼兒喜歡的遊戲。 最開始, 家長可以孩子“比比誰聰明”, 讓孩子能迅速說出分類的簡單詞彙。 比如:說水果詞彙, 蘋果、橡膠、鳳梨、梨、桃、杏……說服裝詞彙, 衣服、褲子、襯衫、襪子、帽子…… 說動物詞彙:四條腿的有……兩條腿的有……

Advertisiment

然後再和孩子玩帶有名詞、動詞或者名詞與形容詞的片語, 最好是對對子的形式。 比如:你說:“兔子跳。 ”孩子說:“馬兒跑。 ” 以此類推:蝴蝶飛, 青蛙叫。 爸爸高。 寶寶矮。 大象大, 老鼠小。 蘋果紅, 柿子黃……當這樣的遊戲寶寶玩得已經非常熟練, 對不倒他的時候, 還可加大難度, 對完整的句子。 並逐漸加快說的速度, 看誰對得最快最准。 比如:火車跑得快, 烏龜爬得慢。 亮晶晶的雪花真美麗, 黃燦燦的稻穀沉甸甸……只要說出的句子基本能對得上就行。 有時家長可以故意說錯, 讓寶寶來糾正, 增加他的取勝次數, 已獲得成功感。

總之, 無論用什麼招法, 家長都不要低估自己言行的影響力, 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舉止文明, 禁止用恐嚇、命令的方式講話,

Advertisiment
不說粗口。 還要鼓勵寶寶多去和小夥伴溝通交流, 通過同伴的相互交往學會運用語言的技巧和能力, 感受語言樂趣和魅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