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孩子受用一生的做人品質

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質:尊重他人

孩子的道德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他不尊重別人, 可能是他沒有學會尊重, 他可能也沒有體驗過被尊重, 這不正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嗎?只有被尊重的人才會尊重別人, 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因此,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教子智慧一:為孩子樹立榜樣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生野蠻, 仁愛產生仁愛。 ”父母本身的態度, 對孩子的影響十分重要。 父母身體力行地尊重別人, 替別人設想, 孩子看在眼裡, 自然會學習。

生活中, 父母與他人交往中的行為、態度和方法,

Advertisiment
或多或少會滲透到孩子的言行中去。 不用多費口舌, 孩子就會心領神會, 就會模仿。 例如在家庭中, 父母對自己的長輩是否尊重, 是否孝敬;對長輩是否使用尊稱;與人談話時, 是否放下手中的活, 微笑地注視著對方, 認真聆聽對方說話而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或給人起綽號等等, 如果父母時時注意, 處處作表率, 這種無聲的教育就會影響孩子養成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教子智慧二:父母要尊重孩子

尊重是人的高層次的心理需要。 一個孩子如果生活在尊重之中, 他就學會了自尊和尊重別人。

尊重孩子應該從小開始, 並貫穿在日常生活中, 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一員。

Advertisiment
父母不能因孩子的弱小、對成人的依賴, 而無視他們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存在。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孩子社會適應性發展的基礎, 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就沒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 自我意識包括自我感覺、自我評價、自尊心、自信心、自製力和獨立性等。

尊重孩子首先要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人, 在生活中該放手就放手, 他們想做的事, 父母不必過多地限制, 要讓他們去嘗試, 自己去判斷、思索、體驗。 當然, 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我意識並不等於放任孩子。 在他們成年之前, 父母可以引導他們, 幫助他們辨別是非, 培養他們獨立思考, 學會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

其次, 家長千萬不要拿孩子當出氣筒。 有些父母因為工作上或家庭中的一些事情感到煩惱時,

Advertisiment
就會不自覺地拿孩子當出氣筒。 他們會無緣無故地對孩子發火, 這實際上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 長期下去, 肯定會對孩子的性格發展產生影響。

尊重孩子, 還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孩子間是有個體差異的,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做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可有些家長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 當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時, 父母就沾沾自喜, 反之就不停地數落、諷刺、挖苦孩子, 這樣很容易使孩子消沉、迷惘。 孩子由於年齡小, 見識少, 他們往往以父母、他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 過多的批評、責駡容易使年幼的孩子迷失自我。 父母要有足夠的勇氣承認並正視孩子間的差異,

Advertisiment
要懷著沉穩的心態耐心引導孩子, 以他們自己的速度成長。

總之,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 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不是可以任由父母擺佈的“玩意”。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長應像尊重成人一樣尊重孩子, 把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位置上, 遇到問題換個角度去想想, 尋求與孩子心理上的溝通。 當孩子從父母的尊重和愛護中找到自信和自身價值的時候, 他們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教子智慧三:培養孩子尊重父母

培養孩子對父母的尊重是孩子教育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 讓孩子學會對父母的尊重是很必要的, 這絕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自尊心, 而是因為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會為日後他對所有其他人的態度打下基礎。

Advertisiment

一個從小懂得尊重父母的孩子, 在學校裡也容易養成尊重老師、尊重他人的習慣。 上課時孩子會認真聽老師講課, 因為孩子知道用心聽課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 尊重同學, 就會得到同學更多的幫助, 在學習和生活上團結協作, 使自己更快樂。 那麼, 如何讓孩子尊敬父母呢?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孩子的長輩而不是朋友。 如果要求孩子做什麼事, 應簡單地發指令給孩子, 不需要羅列各種理由, 也不要和孩子討價還價。 如果孩子不願意服從指示, 父母應堅持自己的立場, 因為多數孩子一旦發現爭吵沒有作用, 他們就會自我約束了。

家長還應該要求孩子學會用尊重的語氣講話。 許多孩子在冒犯了家長以後會感到內疚, 如果你對孩子的粗魯語言不作出反應,過了一陣子,孩子就會習以為常,不再在乎他的語言是否會傷害你。還要讓孩子看到不尊重長輩的後果,比如說,在孩子的粗魯行為發生以後,你可以說,“因為你的態度問題,今天晚上你不能玩遊戲,也不能看電視。”父母一定要明確地向孩子表達應尊重他人的想法,要跟孩子說,我不喜歡你用語言去傷害別人或應為你說過的傷人的話道歉等。

教子智慧四:讓孩子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勞動也是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時還得獻出生命。因此,任何人的勞動成果都應受到稱讚,任何人的勞動都應受到尊重。

對於別人的勞動成果,應該有基本的尊重態度,在一個文明社會裡,這是一個人的基本文明素養。尊重他人的勞動,也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樣物品,都是勞動者通過千辛萬苦地勞動才創造出來的,它們來之不易。所以家長們要教育孩子愛惜物品,珍惜每一件用品,來報答勞動者的辛勤付出。父母還可以讓孩子適當地參與勞動,當他體會到勞動的辛苦時,才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尊重可以從很小的事做起,擦掉一處污漬、撿起一張廢紙,從點滴中就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人格修養,養成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的習慣。

如果你對孩子的粗魯語言不作出反應,過了一陣子,孩子就會習以為常,不再在乎他的語言是否會傷害你。還要讓孩子看到不尊重長輩的後果,比如說,在孩子的粗魯行為發生以後,你可以說,“因為你的態度問題,今天晚上你不能玩遊戲,也不能看電視。”父母一定要明確地向孩子表達應尊重他人的想法,要跟孩子說,我不喜歡你用語言去傷害別人或應為你說過的傷人的話道歉等。

教子智慧四:讓孩子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勞動也是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時還得獻出生命。因此,任何人的勞動成果都應受到稱讚,任何人的勞動都應受到尊重。

對於別人的勞動成果,應該有基本的尊重態度,在一個文明社會裡,這是一個人的基本文明素養。尊重他人的勞動,也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樣物品,都是勞動者通過千辛萬苦地勞動才創造出來的,它們來之不易。所以家長們要教育孩子愛惜物品,珍惜每一件用品,來報答勞動者的辛勤付出。父母還可以讓孩子適當地參與勞動,當他體會到勞動的辛苦時,才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尊重可以從很小的事做起,擦掉一處污漬、撿起一張廢紙,從點滴中就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人格修養,養成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