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女有方父母應該怎麼做

家有千金, 視若珍寶。 但往往是掌上明珠的女兒, 在長大之後會經歷人生的風風雨雨。 對於如何教女兒, 每個父母都需要在教育方式上加以注意, 避免教育不當造成女孩子長大後變得與期望不一樣。

父母該做的那些事:

1.修美貌不如修內在

孩子在家長的眼裡是最美的, 很多家長外出時都要將自己的女兒打扮得花枝招展, 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擁有人見人愛的美貌。 其實內在的美才是最吸引人的, 家長可以適度地讓孩子多看些有用的書, 增強女兒的內在美。

2.讓女兒學會保護自己

保護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天性,

Advertisiment
小女孩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家長們更是希望寸步不離地保護著女兒。 然而家長不可能一輩子都跟在孩子身邊。 家長要為孩子普及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並多加進行危險演習。

3.教育女兒性知識

社會上, 越來越多的兒童受騷擾事件引起人們的關注。 看到那麼小的女孩子遭受到如此的不幸, 家長們除了十分同情外, 對自己的女兒更是擔心不已。 然而, 女孩子處於對性空白的認識階段中, 對性方面的知識好奇懵懂, 容易受到欺騙騷擾。 家長要及時為自己的女兒普及這方面的知識, 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清晰的, 遇到危險也懂得求救。

4.教會女兒獨立自信

很多女孩子在大眾面前總是害怕表現, 甚至在同齡人面對變現得極為自卑。

Advertisiment
家長為此很擔心。 其實, 女孩子害羞是天性, 家長要多多鼓勵女孩子主動去接觸別人, 培養女兒更加自信。

父母不該做的那些事

1.教導她有禮貌且沉默寡言

舉止得體和沉默寡言之間有天壤之別。 很多家長總是用各種方式教導女孩要友善、避免一切衝突、不要麻煩別人、要安於現狀, 這樣才討人喜歡。 但是, 這樣會讓女孩長大後不敢在課堂上及工作會議中發言, 也不敢在職場上爭取更好的待遇。

2.給她買性別色彩鮮明的玩具

在她人生的頭三年只給她買粉紅色的玩具, 這樣你的女兒可能會決定粉紅色是她最喜歡的顏色, 因為“那是女孩應該喜歡的”。 研究表明, 這並不是天生的基因傾向,

Advertisiment
而是父母及社會因素所造成的。

3.只誇她漂亮

我們生活在一個“外貌協會”的社會, 她總有一天會明白外表很重要。 但是如果家長可以開始對她不基於外表的成績進行鼓勵、認可, 這樣就傳遞了一個資訊, 也就是她的價值不因為外表而產生, 也不會因為外表而終結。

4.讓她相信“公主夢”

“公主文化”鼓勵女孩讓自己陷於混亂的生活, 而等待著白馬王子從天而降, 拯救她並給她的人生帶來意義和價值。 這會讓女孩覺得她們自己無足輕重, 沒有價值, 而只有依附男性才完整。

5.家裡的體力活都給爸爸做

雖然讓男人修理水龍頭可能更容易, 但是父母應該有意識去挑戰非典型性別分工的家務活, 否則會讓人覺得女性比男性柔弱,

Advertisiment
女性永遠是“被照看者”而不是“養家糊口的人”。

6.只讓她和其他女孩玩

研究顯示, 劃清界限各玩各的會導致男女形成兩套不同的社會技巧、處世風格和對人生的期望和偏好。 而且女子學校的畢業生更拘泥于性別的呆板印象。 所以, 如果你女兒在學校裡都和女孩玩, 試著鼓勵她和男孩建立友誼。

7.批評自己及其他女性的身材

當你在女兒面前討論節食, 如何再減掉幾公斤體重, 或者因為其他女性的身材而批評她們的穿衣風格, 那麼你女兒就會認為女人一定要保持某種特定的體型才能夠被認為是可愛或成功的。 你應該展示通過平衡膳食來獲得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