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教你瞭解孩子的心理世界

孩子有孩子自己獨特的心理, 他們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 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觀念中, 兒童就是小孩子, 是“尚未變成大人的人”, 於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瞭解孩子, 因此很多時候無法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 甚至於存在著與童心世界相隔離的心理障礙, 經常發生剝奪童心、童趣的事情。 例如:不許弄濕鞋襪、不許玩泥沙、不許上樹等, 認為玩耍是浪費時光, 強行安排孩子的課餘時間, 如加做家長的作業、練書法、學彈琴等, 沒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然而不管家長認可與否, 遊戲是孩子抒發情感、認識世界的主導活動之一。

Advertisiment
也許孩子的許多言行、舉止、樂趣和嗜好, 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 難以理解的, 但是在孩子心中卻是美妙的, 是他們的天堂和樂園。 孩子通過自由遊戲獲得感性知識, 接觸世界, 觀察世界, 開發了智力和創造力。 在自由遊戲中, 他們漸漸明白了人怎樣和自然界打交道, 勞動怎樣改變世界, 自己應怎樣接觸世界。 不管是做什麼, 如搓泥巴、挖沙子、繪畫、做玩具、過家家、壘房子等, 孩子的雙手靈巧性受到鍛煉, 四肢的運動促使了大腦最富創造性區域的開發。
如果認為孩子會越玩越野而橫加阻攔, 試圖縛其手腳, 那麼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正確的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時, 教育他們注意安全和衛生,
Advertisiment
誘導他們將興趣轉移到高雅、益智的遊戲上, 而不應粗暴地干涉、嚴厲訓斥甚至拳腳相加。 幼兒時期, 不要過多地進行抽象思維的教育, 如識字、背古詩等, 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認識所能接受的形式來指導孩子認識世界。 通過講童話故事, 以及繪畫、唱歌來引導孩子認識大自然和社會, 培養幼兒的感性認識能力, 使他們能在自由遊戲中衝破框框, 表現新事物。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 總得走進成人世界, 只是我們不妨“悠”著點, 當孩子還倘徉在童年世界時, 家長不必急於催趕, 不要揠苗助長, 應讓他們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歡樂時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