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看B超 瞭解寶寶成長情況

從一懷孕就按醫生的要求開始做一次次的產前檢查, 而幾乎每次都拿回一張B超報告單。 明知道B超是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最重要檢查。 可看著B超報告單上什麼胎囊、胎芽、頭臀長, 雙頂徑、腹圍、股骨長, 羊水、胎盤級等等名詞, 有時還冒出一些英文字母, 孕媽媽們是否會有些犯暈?本文教你看B超單, 瞭解寶寶成長狀況。

GS—胎囊:也叫孕囊。 月經28-30天規則來潮的婦女, 停經35天, B超就可以在宮腔內看到胎囊。 在懷孕6周時胎囊直徑約2釐米, 孕10周時約5釐米。 胎囊位置在子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部、中部都屬正常;形態圓形、橢圓形、清晰為正常;如胎囊為不規則形、模糊,

Advertisiment
且位置在下部, 孕婦同時有腹痛或陰dao流血時, 可能要流產。

FE—胎芽:早期胎兒。 B超在懷孕6-7可見胎芽

CRL—頭臀長:為胎兒頭與臀之間的距離, 表示胎體縱軸平行測量最大的長軸, 主要用於判定孕7~12周的胎齡。

在6—13周之間估計孕齡(周)=頭臀長+6.5(cm)

FH—胎頭:輪廓完整為正常, 缺損、變形為異常, 腦中線無移位和無腦積水為正常。

BDP—胎頭雙頂徑: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 又稱為“頭部大橫徑”。 孕足月時應達到9.3釐米或以上。 按一般規律, 在孕5個月以後, 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 也就是說, 妊娠28周(7個月)時BPD約為7.0釐米, 孕32周(8個月)時約為8.0釐米, 以此類推。 孕8個月以後, 平均每週增長約為0.2釐米為正常。 當初期無法通過CRL來確定預產日時,

Advertisiment
往往通過BPD來預測;中期以後, 在推定胎兒體重時, 往往也需要測量該資料。

H—胎心:B超於懷孕7-8周、最早孕6週末可見胎心跳動。 胎心跳動的頻率正常為每分鐘120-160次之間。

FL—股骨長度: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 又稱為“大腿骨長、股骨長”。 指胎兒大腿根部到膝部間股骨的長度。 它的正常值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BPD值差2-3釐米左右, 比如說BPD為9.3釐米, 股骨長度應為7.3釐米;BPD為8.9釐米, 股骨長度應為6.9釐米等。 一般在妊娠20周左右, 通過測量FL來檢查胎兒的發育狀況。

SP—脊椎:孕12周後可見胎兒脊柱, 孕20周則清晰可辨。 胎兒脊柱連續為正常, 缺損為異常, 可能脊柱有畸形。

FM—胎動:B超於孕8~9周就可見到胎動。 有、強為正常, 無、弱可能胎兒在睡眠中, 也可能為異常情況,

Advertisiment
要結合其他專案綜合分析。

Cord—臍帶:正常情況下, 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 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 可能為臍帶繞頸。

PL—胎盤:位置是說明胎盤在子宮壁的位置;正常足月胎盤的厚度應在2.5-5釐米之間。

GP(胎盤分級):一般胎盤分為0, I, II, III級。 Ⅰ級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 回聲均勻, 在懷30-32周可見到此種變化;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 胎盤內有很多鈣化點, 表現為小砂粒狀, 一般不對胎兒生命構成威脅, 但應引起重視。 越接近足月, 胎盤越成熟, 回聲的不均勻。

AMN—羊水:

MVP(最大羊水池垂直羊水深度)在3-7釐米之間為正常, 超過7釐米為羊水增多, 少於3釐米為羊水減少。

AFI(羊水指數)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 分上, 下, 左, 右4區域, 將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

Advertisiment
就得到羊水指數, 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8~18釐米。 超過18釐米為羊水增多, 少於8釐米為羊水減少。 AFI在判斷羊水多少方面更科學一些。

S/D(A/D)—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與胎兒供血相關, 當胎盤功能不良或臍帶異常時此比值會出現異常, 在正常妊娠情況下, 隨孕周增加胎兒需要增加S下降, D升高, 使比值下降, 近足月妊娠時S/D小於3。

胎兒B超單常見縮寫還有

TCD:小腦橫徑

HC:頭圍

AC:腹圍

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胎兒體重的估算值Y(g)公式如下: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可以使用其中任一個公式計算, 公式5的精度最高。

在父母內心裡, 每位寶寶的孕育、誕生和成長都是一種奇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