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一秒辨別BB長痱子的類型

在炎熱潮濕的夏季, 讓媽媽最煩心的就是寶寶長痱子的問題。

新生寶寶的皮膚附件因為未發育完全, 因此汗孔更易堵塞。 而稍微大一些的孩子, 雖然皮膚附件發育逐步趨向完善, 但是天性活潑好動, 天天蹦蹦跳跳的他們, 體內新陳代謝旺盛, 非常容易出汗。 如果汗多又沒有及時擦乾, 就會造成汗毛孔堵塞長痱子。

除了手心、腳底以外都可發生痱子, 常發生在頭皮、前額、頸、胸、臀部、肘彎等皺壁和容易出汗的摩擦部位。 初起時皮膚發紅, 然後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丘皰疹, 密集成片, 其中有些丘疹呈膿性。

Advertisiment
生了痱子後劇癢、疼痛, 有時還會有一陣陣熱辣的灼痛等表現。

痱子的三種類型

媽媽們對痱子的印象大多是“又紅又癢”, 其實, 痱子從種類上說可分3種紅痱、白痱和膿痱。 不同痱子有不同的表現, 比如針尖大小、密集成片的紅色丘疹或丘皰疹, 令人刺癢難受的, 是紅痱;比小米略小, 晶亮如水皰的成片疹樣物, 碰觸易破, 且好了以後皮膚起白屑的, 是白痱;還有一種一長出來就是小膿皰樣的, 則是膿痱。

(一)紅痱(紅色粟粒疹)

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 臨床上最常見, 任何年齡均可發生。 好發於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禁☆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 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 有輕度紅暈。 皮疹常成批出現,

Advertisiment
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 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如果寶寶身上長了紅痱子, 無需服藥, 只要外用一些收斂、消炎的藥物(如爐甘石洗劑)即可, 同時要注意皮膚清潔, 要多留意, 不要讓寶寶抓撓。

在炎熱潮濕的夏季, 讓媽媽最煩心的就是寶寶長痱子的問題。

(二)白痱(晶形粟粒疹)

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 常見於高溫, 並有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 在頸、軀幹發生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 壁極薄, 微亮, 內容清, 無紅暈。 無自覺症狀, 輕擦之後易破, 幹後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如果寶寶身上長了白紅痱子, 一般不用特殊處理, 只要保持皮膚清潔, 儘量減少在濕熱環境中的活動, 就會自行消失。

Advertisiment

在炎熱潮濕的夏季, 讓媽媽最煩心的就是寶寶長痱子的問題。

(三)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 臨床上較為少見, 常發生於皺褶部位, 如四肢屈側和陰部, 小兒頭頸部也常見。 膿皰內容常無菌, 或為非致病性球菌, 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與白痱和紅痱不一樣, 膿痱被抓破了, 會感染細菌, 變成膿皰瘡和小癤子, 因此但若生了膿痱, 最好前往就醫, 由醫生幫助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