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放下手機,和寶寶再近一點

眼下, “無手機, 不生活”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 甚至有不少爸爸媽媽們, 也光榮加入到了“手機一族”的行列。 可是這種無聲的行為, 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國民家庭親子關係報告》顯示:17.8%的父母在與孩子共處時常看手機, 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 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已開始搶奪親子時間。

邊玩手機邊陪孩子是“冷暴力”

在孩子們眼中, 只顧低頭玩手機, 對自己置之不理的爹媽, 就好像是被“妖怪”抓走了。 爸爸媽媽們, 你們知道當你玩手機時孩子們都是啥感覺嗎?

小學生:有些題我不會,

Advertisiment
他們玩手機, 給他們說他們都不看我。 希望爸爸媽媽不要再玩手機了, 多抽些時間陪陪我。

初中生:起初會讓我有點孤獨, 漸漸地我也開始熱衷於網路, 我下載了微信, 時時刷刷朋友圈看看朋友們的動態, 嘿嘿……

是的, 當父母只顧玩手機時, 孩子容易產生被忽略感。 父母低頭看手機, 對孩子直接造成的傷害就是孩子感覺自己被冷落了。 其次, 孩子效仿父母的做法, 也開始熱衷低頭看手機。 最後的結果是, 父母反過來又為孩子熱衷看手機而苦惱不已, 卻不知正是自己不經意的動作釀下的“苦果”。

陪伴是家長的親情作業

學校、教育中心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優益場所, 它們給予孩子文化素養, 是孩子成才必須吸收的食糧, 但父母給予的陪伴卻是孩子更好成才的精神食糧。

Advertisiment

當父母陪孩子時, 放下手機不要做手機控, 就要全身心地陪孩子, 家長首先要有這樣的意識。 孩子的生長是不可逆的, 錯過了就不可能再重來。 孩子學走路、學說話也只有那個階段。 如果家長總玩手機, 孩子也會慢慢迷上手機裡的遊戲, 這樣會容易讓孩子沒有現實感。 例如現在看到很多青少年打人, 甚至殺人, 很多時候跟這種情感的冷漠, 沒有邊界感和現實感有關。

對於家長來說, 陪孩子時, 要注重陪伴品質。 也就是說, 當在陪孩子時, 你是真地在跟孩子溝通、互動, 而不是“物理”形式上的陪伴, 比如說坐在她身邊, 但眼睛看著手機、電腦、電視、不同尺寸的螢幕……也不是監工, 坐在孩子身邊,

Advertisiment
督促他練琴、做題, 不能單純意義上地監工, 而是真的觀察他練琴或畫畫時的狀態, 家長可以參與進去, 問他為什麼要那樣畫, 希望表達什麼等等。 甚至跟孩子一起完成一幅畫, 一個手工。 而不是在那兒盯著“你快點彈”、“你要做完這幾道題”。

有品質的陪伴也就是有深度的陪伴。 能用心跟孩子聊天溝通, 聽他在說什麼, 怎樣回應他, 跟他一起遊戲, 一起互動, 一起作業。 而不是口頭上地隨口應和, 陪伴並沒那麼簡單, 它是分層次的, 而真正有效的陪伴是身心交融、關注、專注和互動, 有情感和內心的分享。 家長的陪伴是必要的親情作業, 請扔掉手機盡情的給孩子一個擁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