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變表達方式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乍一看, 這也許是違反本能的, 因為人的本能是試圖去拯救那些沉溺的人, 特別是當這個人又是你十分關心的人時。 你想要用威脅、哄騙、操控或者批評的方式試圖改變這個人。 一旦意識到這些方法不奏效, 你就需要考慮更有效的方法。 幸運的是, 有一個強調自我賦能的四步法。 如果按這些步驟來, 你會發現你想幫助的人更有可能對你的需求給予回應, 並且他會更加關注他自己的問題, 更加願意以一種積極的方式來改變。

1.正確表達情緒。 對自己負責, 以第一人稱表達你的感受:“當你說我沒用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覺得受到了傷害”“我參加宴會遲到了覺得非常尷尬”“你在情緒不穩時開車, 讓我很擔心你的安全”“你答應了放學回來要修理草坪但是你沒有做到, 我覺得很失望”。 從自己的角度來表達, 用“我”采表達情緒。 跟對方分享他的行為對你所產生的影響, 而不是說“你太懶惰了”“你是個騙子”或者“你到底是不是你爸親生的?”此類的話。 這些並不是表達情緒的話, 而是言語上的攻擊和辱駡。 即使你採取一種禮貌的形式采組織那些批評的話語或稍加修飾:“你確實試圖考慮過我的感受, 但是你仍然不講信用”或者是“你應該好好表現而不是頂撞你的老師”, 這種話語表示你仍然犯了通過賦能他人來顯示自己權力的錯誤。

2.提出具體要求。

Advertisiment
試著用自己的力量來做基於情感的要求, 而不是發出威脅、提出要求或者是談論對方有多大的權力。 不是持續的抱怨和牢騷, 而是通過要求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感情。 比如說:“我對於你想要結束這段關係的決定感到很傷心, 我希望你能夠重新考慮一下婚姻諮詢”“我很害怕你可能今年在學校表現不好, 我希望你能夠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我已經準備好和你建立一段穩定的關係, 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對對方一心一意”或者“我不喜歡你稱呼我的方式, 希望你不要這麼稱呼我”等。 把要求和情感的表達聯繫起來, 你可以清楚地表明對方的行為對你有何負面影響, 並且如果他們能夠改變行為, 你更有可能會覺得舒服得多。
Advertisiment
你並不是在判斷也不是在告訴對方你認為他或她應該怎麼做, 你僅僅是在表達你的感受並且提出一個與你感受相關的具體要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