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葡萄胎與孕媽媽的年齡關係

相信很多孕媽媽對葡萄胎都有一定的認識, 妊娠時, 胎盤絨毛上的滋養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和增殖, 使胎盤絨毛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 小的僅可看見, 大的似手指頭, 水泡之間還有細蒂相連成串, 形似葡萄, 這就是葡萄胎, 也稱水泡狀胎。 那麼葡萄胎與年齡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揭秘葡萄胎與孕媽媽的年齡關係

葡萄胎的真正發病原因不明。 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葡萄胎的發生與營養狀況、社會經濟及年齡有關。 病因學中年齡是一顯著的因素, 年齡大於40歲者葡萄胎髮生率比年輕婦女高10倍, 年齡小於20歲也是發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

Advertisiment
這兩個年齡階段婦女易有受精缺陷。 部分性葡萄胎與孕婦年齡無關。

葡萄胎與年齡有什麼關係?

通過細胞遺傳學結合病理學研究證明兩類葡萄胎各有遺傳學特點。 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體基因組是父系來源, 即卵子在卵原核缺失或卵原核失活的情況下和精原核結合後發育形成。 染色體核型為二倍體, 其中90%為(46,XX), 由一個空卵(無基因物質卵)與一個單倍體精子(23, X)受精, 經自身複製恢復為二倍體(46,XX), 再生長發育而成, 稱為空卵受精。 其少數核型為46, XY, 這是兩個性染色體不同的精子(23, X及23,Y)同時便空卵受精, 稱為雙精子受精。 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常是三倍體, 80%為(69, XXY), 其餘是(69, XXX)或(69, XYY), 來自一個正常卵子與雙精子受精,

Advertisiment
由此帶來一套多餘的父方染色體成分;也可由於一個正常的單倍體卵子(或精子)與減數分裂失敗的二倍體配子結合所致。

得了葡萄胎怎麼辦?

葡萄胎屬於腫瘤性疾病, 即滋養細胞腫瘤。 為何會發生腫瘤?原因比較複雜, 醫學界還在探索中, 目前尚難有明確的答覆。 葡萄胎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 可能與營養不良, 病毒感染, 細胞遺傳異常等有關。

所有葡萄胎患者, 皆應囑告定期隨診, 最好長期與醫院取得聯繫, 更重要是在2年內定期複查, 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惡變, 但有時也可能有殘存的水泡狀胎塊。 應勸告患者至少在2年內採取有效避孕措施。 最初半年應每月複查一次。 如發生不規則陰☆禁☆道流血、咯血、頭痛或其他不適時,

Advertisiment
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揭秘葡萄胎與孕媽媽的年齡關係

複查時除詢問月經是否正常外, 還應注意有無上述症狀。 檢查時應注意子宮是否複理良好, 陰☆禁☆道、外☆禁☆陰有無紫藍色結節, 胸透(最好胸部拍片)有陰影存在。

妊娠試驗在隨診中非常重要。 葡萄胎完全清除後, 約60%以上患者30天內妊娠試驗轉陰性。 超過40天仍為陽性者, 應高度懷疑惡變或仍殘存水泡狀胎塊。

妊娠試驗已轉陰, 複診中又轉陽者, 如非妊娠, 應高度懷疑惡變。 如原尿陽性, 稀釋試驗已轉陰性, 複診中稀釋試驗又轉陽性, 尤其是稀釋度增高者, 亦應高度懷疑惡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