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接納自己的小情緒,給孩子做個好示範

情緒是各種各樣的感受, 它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 是關於我們自己內心的資訊。 脾氣大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能力的人, 另一種是脾氣不好的人。 這都是在說情緒是能量。

父母怎樣面對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出更多的示範與引領
第一:當我們在面對自己情緒感受的時候, 請做到語言上的誠實。
在這裡我最要提到的是尤其面對自己負面情緒感受的時候, 比方說“生氣, 憤怒, 無助, 失望, 懷疑, 害怕, 恐懼”等等這些感受的時候, 請誠實面對。 當你不能接納或不願展現你不好的情緒給孩子看到, 這對孩子意味著負面情緒是不好的,
Advertisiment
不被允許的, 孩子看到這樣的示範與引領, 你覺得孩子會做怎樣的選擇嗎?是的, 他也會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和感受, 當不被允許, 我們就無法做到自我認同, 接收他人和自我的成長。
第二:當我們在傾聽孩子的感受時, 請做到不評判, 不批評, 不修正和不反對。
儘量説明孩子確認他的感受與語言上的一致。 可以問孩子:“你現在很生氣嗎?”“你覺得很委屈, 是因為爸爸誤解了你, 你不是這樣想的是嗎?”等等, 確認孩子的情緒, 能夠馬上平復孩子的情緒, 因為孩子被看到。

第三:當自己的情緒無法控制時, 請選擇告知對方離開現場。
比方說“我現在很生氣, 我需要安靜一下再來説明你解決這個問題!”當面對4歲以下的小孩時,
Advertisiment
小孩情緒失控時, 尤其是公共場合, 請選擇擁抱孩子, 撫摸孩子的後背, 直到情緒慢慢平復。 如果一直哭鬧不止, 果斷選擇抱離現場。
第四:當自己情緒來的時候, 關注你的情緒與自己的感受在一起。
你要告訴自己這是你童年時候的身體記憶經歷引起的, 與孩子無關。 一會情緒會平復, 怎樣做到與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呢, 那就是關注你身體的感受, 比方說, 當你憤怒無比, 氣急敗壞時, 你把注意力放在“我的呼吸很急促, 我身上起雞皮疙瘩了, 皮膚很緊, 面部肌肉緊張, 我有點發抖”等等身體反應。

第五:對於年齡小的孩子, 當他們的哭鬧導致你的情緒暴躁, 請選擇抱住你的孩子, 說一句話“我理解你的感受”, 不停撫摸孩子的後背,
Advertisiment
耐心點, 直到孩子的情緒平復。
第六:與孩子約定, 當你情緒不好時, 要發火時, 請孩子提醒你!
講了很多選擇, 知道並不代表做到, 努力嘗試著去做到吧!請相信你的孩子, 讓他體驗自己的“情緒承受力”, 這樣才能幫助到孩子對自我情緒的管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