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抽脂并發癥的防治方法

抽脂術幾經改進, 其設備、技術不斷得以更新完善, 已由最初的脂肪抽吸刮除技術, 發展到濕性、干性脂肪抽吸術、電子抽脂術、超聲抽脂術及電動切割加負壓吸脂術等。 其發展迅猛, 但仍易產生一些并發癥, 要做好其防治措施:

首先, 施術者應深知抽脂部位的血管及神經解剖, 及嚴格準確的抽脂操作規程, 從而最大限度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其次, 皮膚瘀斑多由抽吸脂肪層次過淺及出血所致, 抽吸操作不當, 如橫向抽吸會損傷較大神經與血管, 所以必須準確操作規范, 抽吸中如有較深色的含血樣脂肪混合物,

Advertisiment
宜改變吸管抽吸方向或暫停抽吸。 同時, 局部適當加壓一段時間, 一般3—5分鐘, 由助手實施。

其三, 皮膚壞死與血循環障礙均與皮膚有創傷, 抽吸過淺有關, 一般抽吸深度在皮膚下2公分左右為好。

其四, 傷口及抽脂區感染主要與消毒不嚴及術區血腫形成, 處理不及時有關, 除注意抽脂方法外, 還應及時用強有力的抗生素, 抽出物的液量達2000—2500毫升時應予以輸血、輸液處理。

其五, 皮膚皺折與不平整與抽脂不均勻、量不一致及皮膚松弛有關, 一旦發生處理十分困難, 仍以注意操作規程、方法為好。

其六, 有關脂肪肺或腦栓塞問題是十分嚴重的、致命的并發癥, 除注意操作時勿損傷大血管外、術畢認真、仔細趨壓出未吸出的脂肪及液化的脂肪、術畢有效的適當壓力的加壓包扎,

Advertisiment
既可減輕疼痛、阻止出血又能有助于塑形使皮膚更平整一些, 也可減少殘留游離脂肪顆粒進入血管的機會, 從而減少脂肪栓塞的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