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_手足口病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

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 多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 發病後病情發展迅速, 如不及時醫治會產生重大傷害。 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呢?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種兒童傳染病, 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 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個別重症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 導致死亡。 該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皰疹或破潰後形成潰瘍為主要臨床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 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患兒感染腸道病毒後, 多以發熱起病, 一般為38℃左右。 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 米粒大小, 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 臀部可受累。

Advertisiment
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

輕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反應。 發熱1~2天后開始出現皮疹, 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 或出現口腔粘膜皰疹。 有的患兒不發熱, 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 病情較輕。 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 病情恢復。

重症患者病情進展迅速, 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迴圈障礙等, 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 可致死亡, 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重症患者表現為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甚至昏迷;肢體抖動, 肌陣攣、眼球運動障礙;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口唇紫紺, 咳嗽, 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面色蒼灰、四肢發涼,

Advertisiment
指(趾)發紺;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 血壓升高或下降。

一般家庭怎麼預防

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 講究個人衛生。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 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 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 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如果家裡有孩子感染要特別注意什麼

要注意不讓生病的孩子接觸其他兒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衛生紙包好丟到垃圾箱, 孩子的糞便要收集好、消毒後丟入廁所,

Advertisiment
不要隨意丟棄, 同時要消毒便盆;看護人接觸孩子前、替換尿布後或處理孩子糞便後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頭被褥等要保持衛生, 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開窗通風。 如果上幼稚園的小朋友得病, 還應及早告訴老師, 並不要著急讓孩子去幼稚園, 要在全部症狀消失一周後再去, 防止傳染其他孩子。 一般症狀輕不用住院治療, 居家治療、注意休息即可, 以減少交叉感染。

怎樣對日常用品進行消毒

如果家裡沒有孩子得手足口病, 採用一般家庭的預防方法即可, 不需要使用消毒劑。

如果家裡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可採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3分鐘;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都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

Advertisiment
攪拌消毒後再丟入廁所。

如何巧識真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狀

專家回答:發燒加固定部位皰疹

有一些腸道病毒可以導致發燒、出疹和手足口病, 大多數病情都比較輕微, 一般來說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但是, 近兩年來國內流行的由EV71病毒導致的手足口病, 重症病人相對其它腸道病毒比較多, 尤其是3歲以內的孩子, 嚴重的話可以導致死亡。 它的特徵是發燒, 同時在手心、腳心、臀部、肛周出現丘疹和皰疹, 口腔出現皰疹或潰瘍, 有的人會所有部位都有症狀, 有的人可能只是其中一個部位有症狀。 皰疹的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像米粒大小,皰疹不痛不癢。患兒可伴有流涕、咽痛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重症患兒的早期表現為發燒 (38.5°以上) 2-3天不退,吃了退燒藥之後體溫退下來,但藥性過了又會升上去。患兒精神萎靡不振,白細胞高,或出現驚跳等表現。手足口病患兒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治療,並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一旦發現有上述重症跡象,則應該立即複診。

專家:瞭解區別,避免誤判

1、麻疹。麻疹是發燒之後3-4天才出皮疹,而且有一定的規律,即從頭面部到胸背部最後到手腳,一發就是一片。從時間和順序上都和手足口病不同。

2、水痘:時間上,在水痘患者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全身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小丘疹,在幾小時後,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具有紅色皮疹、水皰、潰瘍、結痂這四種表現幾乎同時存在的特徵,而且皮疹和皰疹都有明顯的癢感,這些都是手足口病所沒有的表現。另外,水痘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3、感冒發燒吃藥後引起的藥物過敏,有時也會出現皮疹。這種皮疹一般是除四肢外,面部軀幹很快就會有,而不會出現口腔潰瘍。

4、口腔潰瘍:一般的口腔潰瘍是皰疹病毒引起,以潰瘍為主,而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所致,以皰疹為主。但臨床表現上有時很難分。在發病年齡上,手足口病一般易發于兒童,口腔潰瘍則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病。專家提醒,近期如果發現孩子有口腔潰瘍或者發燒症狀,保險起見,還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比較安全。

手足口病傳染性較強,幾乎所有患者接觸過的東西都可能成為傳染源,尤其是患者的皰疹液、口水、飛沫、大便裡面都可含有病毒。所以飯前便後洗手和開窗通風非常重要,在手足口病高發的時節最好少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地方。除了孩子的預防外,家長的預防也很必要。手足口病的主要發病對象是兒童,但成人可以成為病毒的隱性攜帶者,再傳給兒童。所以,每天家長回家後第一件事應該洗手。

在發現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後,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以免疾病蔓延,並對他(她)所使用過的器具,尤其是經常使用的,要進行徹底的消毒。

皰疹的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像米粒大小,皰疹不痛不癢。患兒可伴有流涕、咽痛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重症患兒的早期表現為發燒 (38.5°以上) 2-3天不退,吃了退燒藥之後體溫退下來,但藥性過了又會升上去。患兒精神萎靡不振,白細胞高,或出現驚跳等表現。手足口病患兒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治療,並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一旦發現有上述重症跡象,則應該立即複診。

專家:瞭解區別,避免誤判

1、麻疹。麻疹是發燒之後3-4天才出皮疹,而且有一定的規律,即從頭面部到胸背部最後到手腳,一發就是一片。從時間和順序上都和手足口病不同。

2、水痘:時間上,在水痘患者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全身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小丘疹,在幾小時後,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具有紅色皮疹、水皰、潰瘍、結痂這四種表現幾乎同時存在的特徵,而且皮疹和皰疹都有明顯的癢感,這些都是手足口病所沒有的表現。另外,水痘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3、感冒發燒吃藥後引起的藥物過敏,有時也會出現皮疹。這種皮疹一般是除四肢外,面部軀幹很快就會有,而不會出現口腔潰瘍。

4、口腔潰瘍:一般的口腔潰瘍是皰疹病毒引起,以潰瘍為主,而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所致,以皰疹為主。但臨床表現上有時很難分。在發病年齡上,手足口病一般易發于兒童,口腔潰瘍則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病。專家提醒,近期如果發現孩子有口腔潰瘍或者發燒症狀,保險起見,還是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比較安全。

手足口病傳染性較強,幾乎所有患者接觸過的東西都可能成為傳染源,尤其是患者的皰疹液、口水、飛沫、大便裡面都可含有病毒。所以飯前便後洗手和開窗通風非常重要,在手足口病高發的時節最好少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地方。除了孩子的預防外,家長的預防也很必要。手足口病的主要發病對象是兒童,但成人可以成為病毒的隱性攜帶者,再傳給兒童。所以,每天家長回家後第一件事應該洗手。

在發現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後,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以免疾病蔓延,並對他(她)所使用過的器具,尤其是經常使用的,要進行徹底的消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