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子疼怎麼辦_緩解寶寶肚子疼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肚子疼怎麼辦?寶寶肚子痛是很常見的現象, 很多媽媽都會經常聽到寶寶喊肚子疼。 引發肚子疼的原因有很多種, 一定要學會辨別疼痛的原因。 孩子肚子疼怎麼辦呢?

Advertisiment

小兒腹痛是兒科常見病症, 但是由於引起腹痛的原因較多, 家長在送孩子就診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 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使用止痛藥, 否則就會掩蓋發病時的症狀, 影響醫生對病情的觀察, 以致延誤診斷和治療。 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些常見的腹痛症狀, 家長應該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理, 並且儘快送孩子去醫院就診。

老說肚子疼, 也不知道真疼還是假疼 ----肚子疼別大意

1、家長的煩惱

龍龍媽:龍龍經常說肚子疼, 有的時候正玩兒著呢就疼上了, 有的時候要他幹點什麼他就說肚子疼了。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龍龍是不是在裝病呢?可是看他疼的樣子, 好可憐,

Advertisiment
不像是裝出來的, 何況老話說孩子沒假病啊。 帶龍龍去醫院, 檢查化驗了半天, 結果都正常。 現在還是經常疼, 我該怎麼辦?

果果媽:果果有時喊肚子疼, 一陣一陣的。 有的時候疼起來你給他揉肚子, 揉著揉著, 他會一下子跑掉, 忙著去玩玩具了, 問他又說不疼了!好像在跟大人鬧著玩兒。 到醫院做過B超, 吃過打蟲藥, 但他還是經常嚷著肚子疼,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希希媽:希希這兩天老說肚子疼, 摸摸好像就在肚臍周圍疼。 有時候吃飯不久還嘔吐, 面色也不好。 到醫院去看, 說是著涼了, 給開了點兒藥吃。 可是藥也吃了, 肚子還是疼, 我該怎麼辦?

對於小孩子肚子疼, 有說是受了涼了, 喝點熱水就好, 還有說生蟲子了, 吃打蟲子藥等等。

Advertisiment
其實按摩的方法既簡便又安全, 下次孩子肚子疼, 媽媽們不妨先試試小兒推拿。

2、按摩的方法

第一步:推三關100次

位置:在前臂橈側(拇指側), 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用拇指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 稱推三關。 推50~1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 推動時要有節律, 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二步:摩腹5分鐘

位置:腹部中間, 肚臍周圍。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環指指肚附著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形移動摩擦。 以掌撫摩者稱掌摩法, 以指撫摩者稱指摩法。

操作:用手掌或三指併攏按在腹部輕輕的摩動, 順時針逆時針各半, 摩5分鐘。

要領:用力要輕柔適當,

Advertisiment
速度宜均勻協調, 操作頻率為120~160次/分。 指摩可稍輕快, 掌摩可稍重緩。

3、審病求因

腹痛是臨床上小兒常見的一個症狀。 凡在腹部胃脘以下, 臍的兩旁及小腹以上部位發生疼痛者, 均屬腹痛的範圍。 如果疼痛在兩側脅肋部則稱為脅痛, 疼痛在臍上則稱為胃痛。

腹痛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涉及的範圍很廣, 一般可以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大類。

功能性腹痛常因單純的胃腸痙攣引起, 如消化不良、腸蠕動紊亂、過敏性腸痙攣和消化道寄生蟲病等。 疼痛的表現通常是沒有很明確的疼痛點, 而是一片, 孩子常說不出具體疼的位置, 而且疼痛位置不固定, 疼痛時間有時長有時短, 最主要的腹部肌肉基本不會出現肌緊張,

Advertisiment
也就是硬硬的像塊石頭一樣的情況。

還有一些小孩是因為不想上學或飯菜不合口, 也會說肚子疼。 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臉色、表情、疼痛的時間, 如果孩子肚子疼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要巧妙應對, 甚至可以請教幼兒心理專家。

4、相關病症:蟲積、胃腸痙攣

胃腸痙攣 小兒腸管的相對長度較成人長, 即新生兒腸管為身長的8倍, 嬰幼兒腸管為身長的6倍, 成人腸管為身長的4.5倍;大小腸的長度比也不同, 新生兒為1∶6, 嬰幼兒為1∶5 , 成人為1∶4。 所以小兒腸管的面積相對較大, 有助於腸管攝取營養, 但腸系膜較長, 活動度較大, 容易發生腸套疊、腸扭轉。

蟲積 腸道寄生蟲病

急性闌尾炎 在孩子中較多見。 闌尾炎早期無典型症狀, 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 有時伴嘔吐、腹瀉,按壓肚子時疼痛不明顯。孩子的免疫功能較差,闌尾發炎易引起穿孔,如果家長此時按揉孩子的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破潰穿孔。

腸套疊 多見於幼兒,特別是肥胖兒。由於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阻,引起疼痛,時間久了會發生腸壞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疊加深,加重病情。

5、飲食調理

以下是一些食療方法:

黃芪飴糖粥:取黃芪10克左右,加入適量水煎煮取汁,然後再加入白米50 克,煮成稠粥,服時加飴糖15克,早晚溫熱各服1次。適於臟腑虛弱腹痛。

茴香紅糖水:小茴香10克,水煎取汁,加紅糖適量服飲。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腹痛。

蛔蟲病

腹痛特點

當環境改變或孩子發燒、腹瀉、饑餓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時突然腹痛,孩子哭叫打滾、屈體彎腰、出冷汗、面色蒼白,腹痛以肚臍周圍最為嚴重。常伴有嘔吐,甚至可吐出蛔蟲。有時腹痛能自行緩解甚至消失,孩子則顯得疲憊,等完全恢復後又可以照常玩耍。每次疼痛發作數分鐘,這種疼痛可能隔天發作,也可能每天發作數次。

腹痛原因

蛔蟲的幼蟲在小腸發育為成蟲後,對小腸有毒性作用和機械刺激作用,使人發生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當成蟲的數目多達數十條或數百條時,蟲體可以互相扭結成團,引起腸梗阻。且蛔蟲有鑽孔習性,常鑽入闌尾、膽道引起闌尾炎和膽道蛔蟲症,從而出現腹痛。

急性闌尾炎

腹痛特點

開始時孩子感覺胃疼或肚臍周圍疼,數小時後才轉為右下腹部疼痛。用手按小兒右下腹時會加劇孩子的哭鬧,孩子還常伴有噁心及嘔吐等症狀,然後出現發燒,體溫可升高達39℃左右。

腹痛一般不太劇烈,但孩子常常蜷曲著右腿臥床或彎著腰走路,如果孩子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疼痛的話,他的哭鬧也與平時不一樣,會蜷縮著身體,並且出冷汗。哭鬧如果超過3小時以上,家長應懷疑是否有患闌尾炎的可能。

伴隨症狀

小兒各年齡均可以得急性闌尾炎,而且比較常見。除了腹痛,還會伴有以下症狀:

1、噁心、嘔吐:大多數孩子伴有嘔吐,嘔吐物多為未消化的食物。

2、發燒:大多數患兒在腹痛出現後不久開始發燒,也有表現為哭鬧與發燒同時出現。

3、怕揉肚子:患兒怕家長或醫生用力按壓右下腹,該處腹壁肌肉發緊,孩子拒絕大人揉按腹部。也有些患兒症狀不典型,如有的患兒一開始就腹瀉,很像腸炎。

嵌頓疝

腹痛特點

孩子陣發性哭鬧、腹痛、腹脹和嘔吐,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時腹股溝內側出現一腫脹物,或僅表現為一側陰囊增大。經醫生治療後,這種情況還可能反復發生。

腹痛原因

由於小兒哭泣、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比如解大便時)等原因引起腹壓增加,從而使腸子進入腹股溝或陰囊進而造成腹痛。小兒疝氣以臍疝和腹股溝疝為多見。臍疝發生嵌頓的機會很少,多數由於腹股溝疝發生嵌頓而造成腹痛。

小兒胃腸生長痛

腹痛特點

有些孩子會莫名其妙地發生陣發性腹痛,多方檢查又找不到原因,服治療腸痙攣和驅蟲的藥也無效。其實,這種腹痛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小兒胃腸生長痛”。

小兒胃腸生長痛的主要特徵是在一定時間內反復發作,每次疼痛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腹痛部位以腹周為主,其次是上腹部。時痛時止,反復發作,腹痛可輕可重,嚴重時可令孩子持久哭叫、翻滾,肚子稍硬,間歇時整個腹部柔軟,可伴有嘔吐,吐後精神尚好。

疼痛無一定規律性,疼痛程度也不一致,輕的僅為腹部不舒適感,重則為腸絞痛,孩子疼痛難忍,還可聽到“咕嚕”的腸鳴音。但這種疼痛可很快緩解,緩解後孩子的精神狀態、飲食及活動即恢復正常。

腹痛原因

小兒胃腸生長痛是由於腸壁肌肉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為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其發生的原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受涼、暴食、大量冷食、嬰兒喂乳過多等等。這種腹痛多見於3~12歲兒童。其機理是由於孩子生長發育快,機體的血液供給一時間相對不足,腸道在暫時缺血狀態下,出現痙攣性收縮引起疼痛。另外,由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會導致腸壁神經興奮與抑制作用的不協調,引起腸管平滑肌強烈收縮也會出現疼痛,所以醫學上又稱之為“小兒腸痙攣”。

腹痛特點

常起病急驟,先有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腹瀉前常有陣發性腹痛,肚子裡“咕嚕”聲增多,但腹脹不明顯。病兒脫水嚴重,皮膚彈性差,全身乏力。

腹痛原因

本病以夏秋兩季多發,主要是不注意飲食衛生而引起細菌感染。

過敏性紫癜

腹痛特點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都伴有周身的症狀。首先表現為皮膚紫癜,面積大小不等,表面紫紅色,多分佈於四肢和臀部,以踝、膝關節處明顯。在此基礎上出現腹部陣發性劇烈絞痛,以臍周或下腹部明顯,有壓痛,但肚子軟。可伴有腹瀉及輕重不等的便血,大便為黑色或紅色。它是由於腸管內壁出血、水腫造成的。有的小兒還伴有關節腫痛,甚至血尿等情況。

慢性胃炎

腹痛特點

小兒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常為反復陣發性腹痛,多無規律,以臍上及臍周痛為主,常同時伴有上腹部壓痛、厭食、消瘦、嘔吐、泛酸等典型表現。多數病兒有飲食不潔、饑飽不均或喜食生冷史。

習慣性腹痛

腹痛特點

當排除各種可能性的急性疾病和蛔蟲病外,找不到病因的各種反復性腹痛都可能是習慣性腹痛。

多半在4歲左右開始。常在早餐或飯後痛,問孩子哪個部位痛,常指肚臍部,沒有發燒或腹瀉。疼痛並不很厲害,過10~20分鐘就好了,好像什麼事也沒有了。可是第二天孩子又會同樣地叫嚷肚子痛,到醫院檢查,找不到實質性的病變,檢查大便也找不到蟲卵。

腹痛原因

這種病雖然還沒有列入一般的教科書中,但在幼兒中是確實存在的,國外學者的研究還顯示,類似這樣的腹痛不但存在,而且還相當多。推測是因孩子的內臟過於敏感,把胃腸的蠕動誤當作腹痛,也可能是由於便秘,因為有很多小孩在大便後,腹痛便消失了。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腹痛特點

往往先有發熱、後有腹痛。腹絞痛的部位可能是彌漫的,或因發炎的淋巴結位置而有不同,但以右下腹最多見。腹痛部位易變,腹痛強度也易變。

腹痛原因

細菌通過胃腸道破裂的腸黏膜進入乳糜管,使腸系膜淋巴結炎性增大;由於炎性滲出液刺激,出現發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臨床症狀。

腹型蕁麻疹

腹痛特點

往往與孩子進食魚、蝦、蛋類等具有過敏原的食物有關,常在皮膚發生風疹瘙癢的同時出現臍周痛,同時伴有嘔吐、腹瀉。

腹痛原因

大多發生於過敏體質的孩子中。

有時伴嘔吐、腹瀉,按壓肚子時疼痛不明顯。孩子的免疫功能較差,闌尾發炎易引起穿孔,如果家長此時按揉孩子的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破潰穿孔。

腸套疊 多見於幼兒,特別是肥胖兒。由於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阻,引起疼痛,時間久了會發生腸壞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疊加深,加重病情。

5、飲食調理

以下是一些食療方法:

黃芪飴糖粥:取黃芪10克左右,加入適量水煎煮取汁,然後再加入白米50 克,煮成稠粥,服時加飴糖15克,早晚溫熱各服1次。適於臟腑虛弱腹痛。

茴香紅糖水:小茴香10克,水煎取汁,加紅糖適量服飲。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腹痛。

蛔蟲病

腹痛特點

當環境改變或孩子發燒、腹瀉、饑餓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時突然腹痛,孩子哭叫打滾、屈體彎腰、出冷汗、面色蒼白,腹痛以肚臍周圍最為嚴重。常伴有嘔吐,甚至可吐出蛔蟲。有時腹痛能自行緩解甚至消失,孩子則顯得疲憊,等完全恢復後又可以照常玩耍。每次疼痛發作數分鐘,這種疼痛可能隔天發作,也可能每天發作數次。

腹痛原因

蛔蟲的幼蟲在小腸發育為成蟲後,對小腸有毒性作用和機械刺激作用,使人發生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當成蟲的數目多達數十條或數百條時,蟲體可以互相扭結成團,引起腸梗阻。且蛔蟲有鑽孔習性,常鑽入闌尾、膽道引起闌尾炎和膽道蛔蟲症,從而出現腹痛。

急性闌尾炎

腹痛特點

開始時孩子感覺胃疼或肚臍周圍疼,數小時後才轉為右下腹部疼痛。用手按小兒右下腹時會加劇孩子的哭鬧,孩子還常伴有噁心及嘔吐等症狀,然後出現發燒,體溫可升高達39℃左右。

腹痛一般不太劇烈,但孩子常常蜷曲著右腿臥床或彎著腰走路,如果孩子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疼痛的話,他的哭鬧也與平時不一樣,會蜷縮著身體,並且出冷汗。哭鬧如果超過3小時以上,家長應懷疑是否有患闌尾炎的可能。

伴隨症狀

小兒各年齡均可以得急性闌尾炎,而且比較常見。除了腹痛,還會伴有以下症狀:

1、噁心、嘔吐:大多數孩子伴有嘔吐,嘔吐物多為未消化的食物。

2、發燒:大多數患兒在腹痛出現後不久開始發燒,也有表現為哭鬧與發燒同時出現。

3、怕揉肚子:患兒怕家長或醫生用力按壓右下腹,該處腹壁肌肉發緊,孩子拒絕大人揉按腹部。也有些患兒症狀不典型,如有的患兒一開始就腹瀉,很像腸炎。

嵌頓疝

腹痛特點

孩子陣發性哭鬧、腹痛、腹脹和嘔吐,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時腹股溝內側出現一腫脹物,或僅表現為一側陰囊增大。經醫生治療後,這種情況還可能反復發生。

腹痛原因

由於小兒哭泣、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比如解大便時)等原因引起腹壓增加,從而使腸子進入腹股溝或陰囊進而造成腹痛。小兒疝氣以臍疝和腹股溝疝為多見。臍疝發生嵌頓的機會很少,多數由於腹股溝疝發生嵌頓而造成腹痛。

小兒胃腸生長痛

腹痛特點

有些孩子會莫名其妙地發生陣發性腹痛,多方檢查又找不到原因,服治療腸痙攣和驅蟲的藥也無效。其實,這種腹痛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小兒胃腸生長痛”。

小兒胃腸生長痛的主要特徵是在一定時間內反復發作,每次疼痛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腹痛部位以腹周為主,其次是上腹部。時痛時止,反復發作,腹痛可輕可重,嚴重時可令孩子持久哭叫、翻滾,肚子稍硬,間歇時整個腹部柔軟,可伴有嘔吐,吐後精神尚好。

疼痛無一定規律性,疼痛程度也不一致,輕的僅為腹部不舒適感,重則為腸絞痛,孩子疼痛難忍,還可聽到“咕嚕”的腸鳴音。但這種疼痛可很快緩解,緩解後孩子的精神狀態、飲食及活動即恢復正常。

腹痛原因

小兒胃腸生長痛是由於腸壁肌肉強烈收縮引起的陣發性腹痛,為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情況。其發生的原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受涼、暴食、大量冷食、嬰兒喂乳過多等等。這種腹痛多見於3~12歲兒童。其機理是由於孩子生長發育快,機體的血液供給一時間相對不足,腸道在暫時缺血狀態下,出現痙攣性收縮引起疼痛。另外,由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會導致腸壁神經興奮與抑制作用的不協調,引起腸管平滑肌強烈收縮也會出現疼痛,所以醫學上又稱之為“小兒腸痙攣”。

腹痛特點

常起病急驟,先有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腹瀉前常有陣發性腹痛,肚子裡“咕嚕”聲增多,但腹脹不明顯。病兒脫水嚴重,皮膚彈性差,全身乏力。

腹痛原因

本病以夏秋兩季多發,主要是不注意飲食衛生而引起細菌感染。

過敏性紫癜

腹痛特點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都伴有周身的症狀。首先表現為皮膚紫癜,面積大小不等,表面紫紅色,多分佈於四肢和臀部,以踝、膝關節處明顯。在此基礎上出現腹部陣發性劇烈絞痛,以臍周或下腹部明顯,有壓痛,但肚子軟。可伴有腹瀉及輕重不等的便血,大便為黑色或紅色。它是由於腸管內壁出血、水腫造成的。有的小兒還伴有關節腫痛,甚至血尿等情況。

慢性胃炎

腹痛特點

小兒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常為反復陣發性腹痛,多無規律,以臍上及臍周痛為主,常同時伴有上腹部壓痛、厭食、消瘦、嘔吐、泛酸等典型表現。多數病兒有飲食不潔、饑飽不均或喜食生冷史。

習慣性腹痛

腹痛特點

當排除各種可能性的急性疾病和蛔蟲病外,找不到病因的各種反復性腹痛都可能是習慣性腹痛。

多半在4歲左右開始。常在早餐或飯後痛,問孩子哪個部位痛,常指肚臍部,沒有發燒或腹瀉。疼痛並不很厲害,過10~20分鐘就好了,好像什麼事也沒有了。可是第二天孩子又會同樣地叫嚷肚子痛,到醫院檢查,找不到實質性的病變,檢查大便也找不到蟲卵。

腹痛原因

這種病雖然還沒有列入一般的教科書中,但在幼兒中是確實存在的,國外學者的研究還顯示,類似這樣的腹痛不但存在,而且還相當多。推測是因孩子的內臟過於敏感,把胃腸的蠕動誤當作腹痛,也可能是由於便秘,因為有很多小孩在大便後,腹痛便消失了。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腹痛特點

往往先有發熱、後有腹痛。腹絞痛的部位可能是彌漫的,或因發炎的淋巴結位置而有不同,但以右下腹最多見。腹痛部位易變,腹痛強度也易變。

腹痛原因

細菌通過胃腸道破裂的腸黏膜進入乳糜管,使腸系膜淋巴結炎性增大;由於炎性滲出液刺激,出現發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臨床症狀。

腹型蕁麻疹

腹痛特點

往往與孩子進食魚、蝦、蛋類等具有過敏原的食物有關,常在皮膚發生風疹瘙癢的同時出現臍周痛,同時伴有嘔吐、腹瀉。

腹痛原因

大多發生於過敏體質的孩子中。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孩子肚子疼怎麼辦,到晚上就哭

    您好,蛔蟲病、腸套疊、急性闌尾炎、嵌頓疝、過敏性紫癜、腸痙攣等都有可能導致小兒出現腹痛的症狀。需要進一步確診才能知道小兒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腹痛,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相關科目接受詳細檢查,確診病因,再按... [詳細答案]

  • 3回答

    請問孩子肚子脹怎麼辦?

    你好,考慮是孩子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建議給孩子服用點健胃消食藥物調整下腸胃;此外飲食上秋季要注意防秋燥,多吃潤肺的食物,比如秋梨和百合等食物;平時多喝水,大的孩子可以每天喝些優酪乳,對腸胃有好處。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肚子疼怎麼中醫推拿啊?

    我在康堯小兒推拿網上看到的:1. 治療原則:調和臟腑,暢通氣血,緩急止痛。2. 手法處方:推脾經,掐揉一窩風,運內八卦,摩腹,拿肚角,分腹陰陽。3. 方義:推脾經,摩腹,分腹陰陽——調理脾胃,和中止... [詳細答案]

  • 2回答

    孩子肚子疼怎麼辦?

    你好,寶寶肚子疼如果是消化不好,應該給寶寶吃點助消化藥,同時要多給寶寶喝水,並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經常給寶寶做一做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有利於排氣,會減輕肚子疼的症狀。另外,給寶寶化驗一下大便,是否有...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哺乳期吃了涼東西孩子肚子疼怎麼辦

    你好,你的情況考慮是腸胃受涼導致的,建議需要多喝暖水,服用整腸生調理一下的。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需要到醫院檢查治療的,哺乳期不能隨便服用藥物的,以免影響腸胃的,平時飲食要清淡健康的。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