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戶外活動中幼兒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 戶外體育活動是最讓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 在活動中他們難免要奔跑、跳躍、鑽爬、攀登等, 所以常常會遇到幼兒在活動中突然跌倒, 拋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況。 而且他們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較差, 又缺乏生活經驗, 因此, 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己行為的後果, 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 對突發事件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 當處於危險之中時, 也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 那麼如何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呢?在我多年的保教工作中,

Advertisiment
結合我園的課題研究過程, 我有了一些體會:

一、集中教育, 正面引導, 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前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 並共同討論應該怎樣玩才不會出現危險。 如我們幼稚園的戶外場地很大, 分為很多區域, 如球類區, 跳躍區, 大型玩沙區, 攀登平衡區等。 每個區域的玩具, 材料, 場地都是不一樣的。 為了避免幼兒發生意外事故, 我們到了活動區域, 應該先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 應該怎樣玩玩具, 不應怎樣玩, 知道怎樣做才對, 怎樣做不對, 讓幼兒瞭解遊戲規則。 以引起幼兒注意, 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生。

同時, 由於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 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益採取正面引導。

Advertisiment
我們在教育活動中常常出現這種情況: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廁所, 就會有更多的小朋友跟著說:"我也要上廁所!"他們也許不是真想去廁所, 也未必故意搗亂, 而只是模仿別人以引起老師的注意。 如果這時老師對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 哪麼其他小朋友就會向受表揚的小朋友學習, 會坐得更好, 而不再要求上廁所了。 安全教育也如此。 如果我們只是反復強調危險的不良後果(如:有個孩子不聽話爬牆摔壞了;另一個孩子不小心拿玩具把小朋友的頭打破了等), 難免孩子去模仿。 但如果我們多舉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 這些正面材料會引導幼兒正確理解安全知識, 避免盲目模仿。
Advertisiment

二、選擇多種形式, 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

1.別指導和同伴影響相結合的形式

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 教師加強個別指導, 因為他們對那些危險性強的項目自我保護能力差, 無意識, 因此在老師的個別指導下, 那些孩子會逐漸養成習慣, 從而對這些項目有防範意識。 有時同伴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 自己便會從中吸取教訓, 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種保護自我的方法, 從而也增強了自己的保護意識。

2.表揚和糾正相結合的形式

由於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我們不斷的加以發揚、光大, 使更多的孩子瞭解到了哪些項目應注意哪些是安全, 孩子們的頭腦中會不斷出現哥哥姐姐在玩的時候的正確姿勢及安全玩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從而有意、無意的提高了自身的保護意識。 另外, 在活動中, 教師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 當一旦發生險情或不安全的動作時應及時指出並幫助其糾正, 這樣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3.隨機教育 及時提醒

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 還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 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給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隨機教育 及時提醒。 如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 我提醒小朋友不要手把手, 不推不擠不搶, 一個一個的下。

在選擇玩具時, 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組, 一組一組的來, 這樣也避免了擁擠現象的發生。

Advertisiment

有一次做完早操後, 我們回活動室。 我發現我班江汀小朋友站在門邊, 進來一個小朋友她用手就推一下, 把小朋友推的都差點摔倒。 我看到後趕緊制止了她, 並告訴小朋友們這樣做很危險, 容易把小朋友推倒, 摔破。 在幾天後的戶外活動前, 小朋友們在往門外走時, 又有小朋友用手推小朋友, 這時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大聲說:“不要這樣, 太危險, 會把小朋友推倒的。 ” 瞧!孩子已經把上次隨機教授的安全知識記於腦中了。

安全教育也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 幼稚園的孩子年齡小, 自我保護意識差, 每次活動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 在幼兒原有的認識的基礎上, 應適時、及時地提醒幼兒, 讓幼兒鞏固已有的知識並獲得更深層次的認識。 讓安全意識逐漸在幼兒心裡紮根。

讓安全意識逐漸在幼兒心裡紮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