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陪孩子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堂死亡課

一個媽媽分享說, 在《小兔子情緒繪本》之《傷心(sad)》裡面, 有一個畫面是小兔子和媽媽在參加葬禮, 她對孩子說, 小兔子的奶奶走了, 小兔子很傷心。 孩子指著墓碑上的照片, 說, 小兔子的奶奶在這裡。 她說, 那是奶奶的照片, 奶奶不在了。 孩子說, 奶奶在下面, 奶奶下樓了。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孩子式的死亡理解, 他們小小的腦瓜還沒有辦法理解“走了”、“死了”、“再也不回來了”, 知道媽媽上班去了晚上就會回來, 是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他知道有一種可能性, 媽媽出門了有可能再也回不來, 他們會生活在怎樣的恐慌裡呢?

Advertisiment

但死亡是不可控的, 你永遠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死亡的概念對孩子來說, 可能會來得猝不及防。 @漫慢來 家的叮噹就經歷了好朋友的意外車禍, 學校和家長的一系列處理都很值得借鑒, 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面對死亡的時候孩子在想些什麼?會不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家長怎麼把握話題的度?這些, 我們都可以早些準備好。

1

四月的一天, 像往常一樣在下午3點去接叮噹放學。 已經過了平時放學的時間, 但孩子們還沒出來, 但大家都在等, 我也不著急。

大約比平時晚了30分鐘, 孩子們陸陸續續地出來了, 遠遠的我看見了叮噹, 跟平時一樣, 蹦蹦跳跳的, 像個歡快的小豆子。 叮噹跟著送學生上車的老師出來, 我跟老師打著招呼的同時,

Advertisiment
叮噹跳上車, 老師從窗戶遞給我一張紙說班上同學的, 我隨手把紙放在了車座椅上跟老師寒暄道別。

車剛開動叮噹就迫不急待的發聲:“媽媽, 星期天SAMUEL出車禍了”。

我顧著開車, 只是應付的說, “哦, 是嗎, 那嚴重嗎?”

叮噹說, “老師說了, 厲害的話就會去見上帝......”

我聽了心說這老太太不和善真是到了極點, 怎麼這麼說話。 但我嘴裡說, “哦, 那SAMUEL應該嚇一跳, 沒受傷吧?”

叮噹沒聽我說什麼, 自顧自的說, “媽媽, 車上還有SAMUEL的哥哥, 他哥哥在一年級, 老師說, 他們變成天使了, 他們去見上帝了......”

SAMUEL是叮噹的同學, 4歲多, 班裡最小的一個男孩子, 經常會送叮噹一些小紙片, 小石頭, 小蠟筆之類的小東西。 叮噹一路都喋喋不休的說著, 她完全沒有情緒方面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死了就跟上帝在一起了;還說老師說今後再也見不到SAMUEL了, 還說週五倆人還約好了週一一起玩積木, 但他今天沒來;還說SAMUEL跟班裡一個孩子本來是好朋友, 但老師說了, 以後那個孩子只能自己玩兒了......

2

到家停好車, 我拿起剛才老師遞給我的那張紙, 果然, 上面通報了SAMUEL出車禍的事件, 同時, 也給家長一些建議如果面對孩子的問題。

翻譯如下:

儘管你可能不知道具體說什麼, 但你的孩子認識死亡的最佳途徑還是通過父母。 鑒於死亡事件連成年人都會難於應對, 所以想像一下你的孩子只會需要的更多支援。 最好的方式是家長與孩子開放的、誠實的討論死亡, 會遠比讓孩子獨自去理解這件事要好。

Advertisiment

當你與孩子談論死亡時這裡有一些建議:

Δ準備談話, 並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思考。

Δ與孩子分享需要瞭解的大概資訊, 避免談論太多的細節。

Δ鼓勵孩子跟你分享孩子的感受、想法以及對死亡的瞭解。

Δ認真聆聽你的孩子, 並回答孩子關於精神層面的問題。

Δ可以回答:“我不知道, 或者我不完全懂得”, 但父母可以一直討論, 直到孩子的感覺變好。

Δ幫助你的孩子理解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

Δ向孩子肯定家長會陪孩子面對悲傷情緒, 並共渡難關。

3

想到一個才4歲的孩子, 想到那個鮮活的生命, 想到他週五還在學校跟小朋友們一起玩, 我開始流淚, 叮噹這才注意到媽媽哭了。 她問我“為什麼哭了”, 我說“媽媽難受, 因為SAMUEL的媽媽會非常傷心”,

Advertisiment
叮噹看了看我, 像往常一樣, 洗手換衣服去了, 沒說什麼。

沒一會兒孩子爹回來了, 叮噹一看爸爸回來了, 話匣子再次打開, 只是這次, 她不光跟爸爸說SAMUEL發生了什麼, 還開始把自己所有的疑問問爸爸, 好像她心裡有一個標準, 什麼問題該跟爸爸討論, 什麼問題需要問媽媽。

(叮噹)問:為什麼死了就跟上帝在一起了?

(爸爸)答:也許他相信上帝;

問:死了怎麼信上帝?

答:可能他原來信上帝吧;

問:那是所有人死了以後都會跟上帝在一起嗎?

答:不知道, 信上帝的人可能就會跟上帝在一起, 但不信上帝的也許有其他的方式;

問:那SAMUEL在天上還能看見我嗎?

答:不知道, 也許可以吧;

問:那你覺得呢?

答:我覺得人死了就沒有了, 消失了;

問:消失是去哪兒了?

答:不知道,可能去一個咱們不知道的地方;

問:那人老了死了也會上天嗎?

答:也許吧。

問:那人老了在天上也能看到我們嗎?

答:也許吧;

叮噹說:爸爸他們肯定是在路上被撞的。

爸爸問:為什麼?

叮噹說:因為在車裡都有安全座椅,怎麼會碰到SAMUEL,碰不到的,所以肯定他們站在外面了。

爸爸說:車禍有時候也會傷害到車裡的人。

小孩子內心很微妙,跟爸爸聊完,叮噹很自然的坐在桌子前說要給SAMUEL寫信。

(SAMUEL,我希望你生活在這個社區。)

4

剛出事那幾天,叮噹聽老師說SAMUEL發生車禍事件在電視裡播了,所以一直想回家讓我找視頻給她,我趁孩子沒在家的時候找到了,看了看,視頻都是事故現場破碎的一些零件,還有目擊證人的一些採訪。其實視頻內容沒什麼,但我還是猶豫之後,沒給孩子看,因為我不想讓這件事在孩子腦海裡持續太長時間。

過了幾天,去送叮噹,發現學校在一進門處擺放了兩兄弟的照片,所有經過的人都能看見。

又過了幾天,老師組織班裡的孩子們給出事的媽媽做了很大的一個慰問板,班裡所有的孩子們都印了手印寫了名字,叮噹回來又要再做一次,叮噹邊畫邊念叨:“老師說,SAMUEL應該也喜歡印手印,但他已經是天使了。”

大約過了一個月,SAMUEL的媽媽跟姐姐陸續康復出院,學校給兩個失去的孩子辦了一場告別會,聽叮噹說,SAMUEL的媽媽、姐姐都來了,他們家人都穿了印有失去的孩子照片的T恤,全校同學都去參加了活動,班裡每個人都領了一個印著SAMUEL照片的泡泡水瓶。

叮噹放學回來很開心的說:“媽媽,以後我想SAMUEL我就可以看SAMUEL的照片了。”我問叮噹SAMUEL的媽媽怎麼樣?叮噹說,“挺好的,她媽媽一直摟著一個姐姐,還笑了。”

在當時的我看來,這件事對於叮噹來說她更多的是好奇,好奇這件事本身,難過很少,唯一難過的一點是週五約好了跟SAMUEL一起搭積木,但他沒來,而且以後也不來了,以後也見不到他了,就是說這個的時候有些遺憾,連難過都算不上。而且也許因為老師信基督教,所以對孩子們說SAMUEL是去見上帝了,變成了天使,這樣說也許相對溫和一些,對孩子內心的衝擊相對小些,所以孩子在那個當下對死亡沒有過多的糾結。

5

這件事已經過去快5個月了,但叮噹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忘SAMUEL,反而經常會提起他,這出乎我意料之外。

有一次出門遇見一起車禍,堵車嚴重,我們開過去後,叮噹就一直問能不能離近點看,我心裡很反感,我覺得她就是想看熱鬧,我就說,“那有什麼好看的?”

孩子也沒吭聲,過了好一會兒,叮噹才慢慢的說,“媽媽,我還是想去看看那個車禍,SAMUEL就是發生了車禍的,我想看看那是什麼樣子的。”

還有一次,叮噹看著天上的雲問我,“媽媽,SAMUEL會不會看見咱們”?我說,“不知道,你怎麼又想起SAMUEL了”?她說,“是,我想SAMUEL跟我一起玩,玩完了再回去當天使。”

叮噹經常會問關於天使的問題,對天使的一切好奇,畫關於天使的畫。我不確定叮噹一直不時的記起此事,到底是因為老師說SAMUEL變成了天使讓叮噹覺得很特殊?還是單純的想念自己的朋友。

在我看來,如果在生活裡孩子接觸了死亡事件,大人不要太過驚慌。因為孩子內心還是相對簡單,沒成人內心這麼複雜。

我認為關於死亡的話題,大人回答的時候儘量客觀闡述就夠了,感情的部分沒必要去跟孩子說太多,感受是成人自己的,即便說了,孩子接受到的可能也是變味的,即使孩子因為“死亡事件”的哭,其實也跟大人理解的哭不是一回事,大人沒必要在事件發生時先自行陷入焦慮,影響孩子。

但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對死亡的好奇心,也許不會隨著事件遠去而淡忘,隨著孩子的成長,對知識的渴求與好奇,死亡的話題仍會時常談論。

在這個事件裡,無論是學校的應急處理常式,還是事後的紀念、悼念方式,都與我們傳統觀念不太一樣。記得2009年的一天,我無意中打開電視,看到邁克傑克遜的葬禮直播,參加葬禮的人們很莊重,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上臺發言追念逝者的人居然在講笑話,而下面參加的人也很自然的在笑,這讓我很意外。

我們從小對於死亡的概念是傷心,是痛哭,是失去,是悲愴,是黑色,是禁忌,是不可談,是不許談,但即便這樣,死亡還是在那裡,不會因為我們的逃避而不存在。

就像學校應急指南裡所說,與其讓孩子自己懵懵懂懂的去瞭解死亡,不如坐下來聊聊,聊聊家長心裡的死亡是什麼,聊聊孩子對死亡的看法,也許話題緣於一個事件,也許是一個繪本。

注:配圖來自繪本(日)秋元康的《象背》,象爸爸在知道自己死期將近時,與自己最深愛的親人,共同度過了最後的寶貴時間,然後帶著深深的眷戀去往天堂……

答:不知道,可能去一個咱們不知道的地方;

問:那人老了死了也會上天嗎?

答:也許吧。

問:那人老了在天上也能看到我們嗎?

答:也許吧;

叮噹說:爸爸他們肯定是在路上被撞的。

爸爸問:為什麼?

叮噹說:因為在車裡都有安全座椅,怎麼會碰到SAMUEL,碰不到的,所以肯定他們站在外面了。

爸爸說:車禍有時候也會傷害到車裡的人。

小孩子內心很微妙,跟爸爸聊完,叮噹很自然的坐在桌子前說要給SAMUEL寫信。

(SAMUEL,我希望你生活在這個社區。)

4

剛出事那幾天,叮噹聽老師說SAMUEL發生車禍事件在電視裡播了,所以一直想回家讓我找視頻給她,我趁孩子沒在家的時候找到了,看了看,視頻都是事故現場破碎的一些零件,還有目擊證人的一些採訪。其實視頻內容沒什麼,但我還是猶豫之後,沒給孩子看,因為我不想讓這件事在孩子腦海裡持續太長時間。

過了幾天,去送叮噹,發現學校在一進門處擺放了兩兄弟的照片,所有經過的人都能看見。

又過了幾天,老師組織班裡的孩子們給出事的媽媽做了很大的一個慰問板,班裡所有的孩子們都印了手印寫了名字,叮噹回來又要再做一次,叮噹邊畫邊念叨:“老師說,SAMUEL應該也喜歡印手印,但他已經是天使了。”

大約過了一個月,SAMUEL的媽媽跟姐姐陸續康復出院,學校給兩個失去的孩子辦了一場告別會,聽叮噹說,SAMUEL的媽媽、姐姐都來了,他們家人都穿了印有失去的孩子照片的T恤,全校同學都去參加了活動,班裡每個人都領了一個印著SAMUEL照片的泡泡水瓶。

叮噹放學回來很開心的說:“媽媽,以後我想SAMUEL我就可以看SAMUEL的照片了。”我問叮噹SAMUEL的媽媽怎麼樣?叮噹說,“挺好的,她媽媽一直摟著一個姐姐,還笑了。”

在當時的我看來,這件事對於叮噹來說她更多的是好奇,好奇這件事本身,難過很少,唯一難過的一點是週五約好了跟SAMUEL一起搭積木,但他沒來,而且以後也不來了,以後也見不到他了,就是說這個的時候有些遺憾,連難過都算不上。而且也許因為老師信基督教,所以對孩子們說SAMUEL是去見上帝了,變成了天使,這樣說也許相對溫和一些,對孩子內心的衝擊相對小些,所以孩子在那個當下對死亡沒有過多的糾結。

5

這件事已經過去快5個月了,但叮噹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忘SAMUEL,反而經常會提起他,這出乎我意料之外。

有一次出門遇見一起車禍,堵車嚴重,我們開過去後,叮噹就一直問能不能離近點看,我心裡很反感,我覺得她就是想看熱鬧,我就說,“那有什麼好看的?”

孩子也沒吭聲,過了好一會兒,叮噹才慢慢的說,“媽媽,我還是想去看看那個車禍,SAMUEL就是發生了車禍的,我想看看那是什麼樣子的。”

還有一次,叮噹看著天上的雲問我,“媽媽,SAMUEL會不會看見咱們”?我說,“不知道,你怎麼又想起SAMUEL了”?她說,“是,我想SAMUEL跟我一起玩,玩完了再回去當天使。”

叮噹經常會問關於天使的問題,對天使的一切好奇,畫關於天使的畫。我不確定叮噹一直不時的記起此事,到底是因為老師說SAMUEL變成了天使讓叮噹覺得很特殊?還是單純的想念自己的朋友。

在我看來,如果在生活裡孩子接觸了死亡事件,大人不要太過驚慌。因為孩子內心還是相對簡單,沒成人內心這麼複雜。

我認為關於死亡的話題,大人回答的時候儘量客觀闡述就夠了,感情的部分沒必要去跟孩子說太多,感受是成人自己的,即便說了,孩子接受到的可能也是變味的,即使孩子因為“死亡事件”的哭,其實也跟大人理解的哭不是一回事,大人沒必要在事件發生時先自行陷入焦慮,影響孩子。

但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對死亡的好奇心,也許不會隨著事件遠去而淡忘,隨著孩子的成長,對知識的渴求與好奇,死亡的話題仍會時常談論。

在這個事件裡,無論是學校的應急處理常式,還是事後的紀念、悼念方式,都與我們傳統觀念不太一樣。記得2009年的一天,我無意中打開電視,看到邁克傑克遜的葬禮直播,參加葬禮的人們很莊重,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上臺發言追念逝者的人居然在講笑話,而下面參加的人也很自然的在笑,這讓我很意外。

我們從小對於死亡的概念是傷心,是痛哭,是失去,是悲愴,是黑色,是禁忌,是不可談,是不許談,但即便這樣,死亡還是在那裡,不會因為我們的逃避而不存在。

就像學校應急指南裡所說,與其讓孩子自己懵懵懂懂的去瞭解死亡,不如坐下來聊聊,聊聊家長心裡的死亡是什麼,聊聊孩子對死亡的看法,也許話題緣於一個事件,也許是一個繪本。

注:配圖來自繪本(日)秋元康的《象背》,象爸爸在知道自己死期將近時,與自己最深愛的親人,共同度過了最後的寶貴時間,然後帶著深深的眷戀去往天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