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的婆婆不好惹

婆媳關係是亙古永恆的家庭主題之一, 婆婆對丈夫有影響、對夫妻關係有影響、對隔代養育還有影響。 如何處理婆媳關係, 如何讓小家、大家都能和睦相處?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其實這樣困惑、苦惱於婆媳關係的人真不少, 而且婆媳關係不好, 通常也一定會影響到夫妻關係, 當然連帶著影響到整個家庭的氛圍。

首先, 婆婆和媳婦本來就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陌生人, 她們兩個人的共同聯繫是同一個男入。 所以, 我們不能要求一個婆婆一定要像愛女兒一樣愛媳婦, 也不能要求媳婦像愛自己的母親一樣愛自己的婆婆。

Advertisiment

但是, 雖然婆婆和媳婦是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 一旦她們走入一個家門, 那就意味著有了可以共同追求的目標——家人的幸福、家庭的和諧。 從這一點上來說, 婆媳之間如果發生衝突和鬥爭, 註定將是一場零和博弈, 那就是說, 無論誰輸誰贏, 帶來的都是家庭的破壞!

如何“多蠃” ?

那麼, 如何做做“雙嬴”甚至是“多贏”呢(讓老公也不再為難, 讓孩子也能在家庭的和睦氛圍中健康成長)?

第一步自我覺察

覺察一下自己在和對方的互動溝通中, 採取的是什麼樣的姿態?自己是怎麼看對方的?對對方有什麼樣的期待, 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

指責, 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指責。 而在人際關係中, 只有真正的尊重和平等才能帶來健康的關係。

Advertisiment
指責的人總是習慣性地找對方的錯, 挑對方的毛病, 對對方有很多的期待。 比如期待婆婆能夠改變幾十年養成的飲食和節約習慣, 期待婆婆能夠更懂兒童心理健康及心理發展知識……

出於對家人和孩子的愛, 有這些期待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 這些期待婆婆能滿足嗎?如果一心只想對方改變, 那自己就會總是陷入失望和憤怒之中, 因為是否改變是對方決定的, 自己完全沒有主動權。

第二步換位思考

站在對方的位蹬上好奇一下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反應, 而不是因為對方的某個行為, 一下讓自己產生抵觸。

第三步一致性溝通

什麼是一致性的溝通?就是心平氣和, 不發脾氣不指責,

Advertisiment
不委屈自己, 討好對方, 或者是生硬地講大道理和原則, 更不回避打岔。 一致性的溝通需要做到自我覺察和換位思考, 才會有雙贏的思維出現。

如何和婆婆一致性溝通呢?

先對婆婆有一份理解和感恩吧, 雖然有這麼多彼此的生活習慣和理念的差異, 但老人家畢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 才這麼辛苦地付出。 當這份感恩表達的時候, 婆婆心裡的渴望也會被滿足。 當然, 媳婦也可以表達自己^裡的一些真實感受, 但是不是用指責的方式。 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多用“我”信息, 少用“你”信息。

當人們習慣說“你如何如何, 你怎麼……”的時候, 對方通常會感覺被指責, 心理防禦也隨即產生。 比如:“媽, 你怎麼給孩子講這麼嚇人人的話呢?”

而以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我”資訊,

Advertisiment
會讓對方感覺真誠而安全。 比如:“媽, 我聽到你對小寶說蟲子會爬到他肚子裡, 我有些擔心, 孩子這個年紀還會把這些話當真, 心裡會很害怕。 ”

有共同的愛做紐帶, 再加上自我覺察、換位思考、一致性表達, 婆媳關係是完全有可能朝向健康和諧方向發展的。 家庭是一個系統, 任何一個人的改變都會帶動和影響其他人, 在婆媳關係中亦是如此。 當然, 因為年輕人的學習力相對更強, 學習機會也更多, 所以我們鼓勵你可以先做那個改變的人, 即使剛開始的時候你會感覺挑戰, 但是人心都是敏感的, 想想最終收穫的是家的安寧、和諧、幸福, 還有什麼比這些更可貴的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