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來看看懶媽媽如何養出巧孩子

“懶”媽媽似乎與傳統的勤勞、任勞任怨的媽媽形象相悖。 其實不然, “懶”應該成為媽媽們的一門必修課。 因為這裡提倡的“懶”媽是指不再把時間花在給孩子做飯、洗衣、做家務上, 而是拿出更多時間與孩子互動, 勇敢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鼓勵他們獨立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 做一個身懶心不懶的媽媽。

當孩子獨立做事時

晨晨2歲半了, 他喜歡自己吃飯, 但媽媽怕他把衣服弄髒, 總是趁他不注意往他嘴裡塞飯菜。 晨晨開始還不願意, 後來習慣了餵飯, 反而不肯自己吃了。

分析:許多媽媽會在孩子做事的時候不斷用語言干擾孩子,

Advertisiment
或者索性幫助孩子做事, 這是典型的勤快媽媽的做法。 結果, 孩子在媽媽的幫助下積極性受到抑制, 出現消極情緒, 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懶”媽做法:給孩子提供自己做的機會, 讓孩子在不斷地做當中培養自信心,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媽媽可以在一旁仔細觀察, 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提醒和幫助一下, 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

當孩子想要交友時

4歲的鑫鑫非常喜歡和樓下的玲玲一起玩。 但是, 她不敢主動上前和玲玲打招呼, 每次總是讓媽媽帶她下去, 或者要媽媽把玲玲叫上來。 媽媽不答應就哭。

分析:與人交往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才能夠建立自信, 如果孩子從小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經歷, 就會變得內向、不善交際。

Advertisiment
“懶”媽做法:在孩子交往方面, 懶媽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和他人打交道。 比如, “你問問, ‘願意和我一起玩嗎? ’”如果家長怕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受欺負, 可以引導孩子積極思考問題, 提高他的人際矛盾的免疫力, 進而強化孩子對人際交往的美好體驗, 促進孩子交往的主動性。

當孩子做“錯”事時

在一次親子活動中, 4歲的威威突然在2歲的菁菁的臉上親了一下。 威威媽連忙對菁菁媽說, “對不起。 ”她隨後呵斥威威說:“告訴你不要親小朋友, 怎麼又忘了? ”過了一會兒威威又在菁菁臉上親了一下。 這下威威媽就大叫起來:“你這孩子怎麼這樣? ”而威威呢, 則對大家吐了吐舌頭, 又逃到一邊去了。

分析:許多媽媽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總是會不自覺地代替孩子向別人道歉。 這種勤快媽媽的做法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不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懶”媽做法:告訴孩子示好的方法, 同時請他自己向小朋友道歉。 比如:“你跟妹妹說聲‘對不起’, 小朋友之間交朋友要握握手。 ”這是典型的懶媽媽的做法, 讓孩子自己去體驗, 去成長, 去交往。

Tips:“懶”媽常用語

自己做!

媽媽相信你!你能行!

動動腦筋, 自己想辦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