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成長教育:知榮辱是做人的底線

教孩子知榮辱

當一個人剛剛來到世上, 並不知道什麼是榮辱。 作為一種道德觀念, 榮辱觀是在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時候才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的。 而最初給孩子以榮辱常識的是父母。

知榮辱是做人的底線

夏某矮小機靈, 父母對他嬌縱溺愛。 從小就偷雞摸狗, 十二三歲開始打劫搶錢。 父母不但不管, 反而誇獎兒子“小小年紀本事可大呢!”鄰居們說, 這孩子偷什麼, 家裡就吃什麼, 用什麼。 吃不完, 用不完, 就拿出去賣。 偷回了錢, 他娘幫著數票子。 他在家做火槍, 他娘誇他了不起, 逢人便誇兒子聰明絕倫, 可以辦兵工廠了。

Advertisiment

一次夏某攔路搶劫了一位來走親戚的鄰居家的客人, 鄰居將這件事告訴了他父親。 他父親說“現在是這樣的潮流”。 鄰居告訴他母親, 他母親非但不教育孩子, 反而罵了人家一頓。

夏某父母道德標準的顛倒, 道德評價的扭曲, 使孩子自幼沒有起碼的榮辱心, 損害他人的利益, 做了壞事,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就這樣, 父母一步一步將孩子推進了萬丈深淵。 最終夏某因犯流氓罪、故意搶劫罪和盜竊罪被處決。

這一案例至少說明這樣幾個問題:第一, 孩子的榮辱觀與是非觀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對孩子來說, 明是非就會知榮辱, 知榮辱也有助於明是非。 如果在孩子的認識中是與非顛倒了, 自然就模糊了榮與辱,

Advertisiment
甚至不懂得什麼是榮辱;第二, 榮辱觀是孩子從小逐漸形成的。 年幼的時候, 有些行為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 也不會考慮到行為的後果和對他人、對社會的影響。 在這時候,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行為的導向;第三, 孩子的榮辱觀主要是在父母的教育影響之下產生的, 父母自身的覺悟程度、是非標準、舉止言行, 對孩子榮辱觀念的影響是最為深刻的, 甚至是很難改變的。

一項對未成年罪犯的調查發現, 當他們發生行為偏差的時候, 往往帶有各方面的徵兆和表現, 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是非不清。 這些孩子道德標準模糊, 善惡、美醜不分, 崇拜影視中的“大俠”、“英雄”, 甚至是反面人物。 據對犯罪少年興趣感受的調查, 他們對反面人物的派頭感興趣的比例明顯高於普通孩子。

Advertisiment
他們的欣賞態度反映出他們的興趣、愛好和道德標準。 從這些人的欣賞興趣可以看出, 他們的道德觀念混亂, 是非、善惡不分, 甚至以醜為美。 所以他們對自己的違反公共道德準則, 違法犯罪的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直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近年來,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比例不斷上升, 人們往往只注意不良社會風氣對孩子的影響, 卻很少意識到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榮辱觀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使人們震驚, 也使人們警醒:在孩子品德素質的塑造中, 教孩子知榮辱是做人的底線, 萬萬不容忽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