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為父親後 男性變得更忠貞

人類恐怕是地球上僅有的養育後代20載甚至更長時間的物種了。 特別是對於男性而言, 養育子女的迫切需求已經進化出一種內在的生物學機制, 從而説明人類適應這種改變。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2日報導, 人們說, 家庭常常會改變一個男人。 但是, 剛剛成為爸爸的男性們之所以不再光顧酒吧, 而是選擇回到家中寧靜度日,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受到了責任感的驅使。

研究發現, 男人在成為父親之後, 他們的身體就會抑制性激素的產生, 這使其對養育子女比對性☆禁☆生☆禁☆活的興趣更大。

研究人員對一組來自菲律賓的尚未成為父親的21歲男性唾液中的睾丸素水準進行了測量。

Advertisiment
睾丸素促使男性追求配偶。

在接下來的5年中, 無子女的男性由於年齡原因, 睾丸素平均減少了14%, 而那些成為父親的男性, 他們的睾丸素銳減了34%。

根據報告顯示, 那些每天花一至三小時時間來照顧小孩的男性, 他們的性激素減少的最多。 研究人員認為, 這一現象並不能歸咎於壓力大或是缺乏睡眠這些因素。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員雷•蓋圖說:“我認為, 這個判斷較為合理, 即如果男性照顧小孩的負擔較重, 那麼他們的睾丸素將會在數年內都保持在一個較低水準上。 ”

該研究首次證實了成家和生子確實會導致睾丸素減少。

成為一位父親將導致睾丸素水準急劇下降,

Advertisiment
這意味著儘管高水準的激素或許可以幫助男人找到老婆, 但是由睾丸素催生的一些特質, 例如進攻性和競爭性, 對於養育兒童而言卻沒有什麼幫助。 之前的研究表明, 新父親的睾丸素水準要低於那些同年齡的沒有孩子的男性。 然而究竟是親子關係本身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還是與那些無拘無束的單身朋友相比, 成為伴侶和父親後的激素水準下降才是真正的誘因, 科學家對此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為了搞清問題的來龍去脈, 美國伊利諾州埃文斯頓市西北大學的人類學家Lee Gettler、Christopher Kuzawa和同事, 以及菲律賓宿務市聖卡洛斯大學的研究人員, 檢測了一組正在參加“宿務縱向健康與營養調查”的男性的睾丸素水準。
Advertisiment
Gettler指出:“宿務調查是同類研究中唯一對一大群男性從出生便開始跟蹤的專案。 它同時還提供了一種變化的文化, 即越來越多的父親開始參與到撫養孩子的行動中, 這與男人在較早前僅僅充當一個養家糊口的角色截然相反。 ”

研究人員在2005年檢測了參與此項研究的約600名男性早晚唾液中的睾丸素水準, 當時他們的年齡基本為21歲;隨後研究人員在2009年又重複了相同的試驗。 研究人員發現, 睾丸素水準最高的男性更有可能成為忠誠的伴侶和父親——與那些沒有孩子的單身男性相比, 在這一點上, 他們的睾丸素水準下降得更為明顯。 研究表明, 與不是父親的單身男性相比, 新爸爸的睾丸素水準在早上和夜間分別下降了26%和34%,

Advertisiment
而前者的睾丸素水準早晚僅減少了12%和14%。 這項研究同時發現, 睾丸素水準最低的男性往往是那些報告稱花費了最多時間養育孩子的人。 同時, 低水準的激素往往也同孩子的年齡相關, 即那些孩子最小——尚未滿月——的父親的睾丸素水準下降得最明顯。 研究人員在9月12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Kuzawa認為:“睾丸素水準的降低似乎是一種生物學上的調整, 從而幫助男性在孩子出現後轉變他們做事的優先次序。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