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懲前毖後的成語故事

1 懲前毖後的故事

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登基時間不長就去世了。 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 由於成王年歲太小, 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協助處理國家大事。

對此, 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很為不滿。 他們到處造謠, 誣衊周公助理成王是想伺機廢除成王, 奪取王位。 周公是個待人忠心誠實、豁達大度的人, 聽了這些謠言後, 為了不招惹是非, 便離開京都, 住到外地去避嫌。

管叔鮮和蔡叔度見周公離開了成王, 便暗中勾結殷紂王的兒子武庚, 一起發動叛亂, 企圖篡奪王位。

周成王得到密告, 急忙召集大臣商議,

Advertisiment
可誰也拿不出辦法來, 急得成王不知如何才好。

一個大臣見了, 說:“這事只有周公才有辦法處理!”成王一聽立刻把周公請了回來。 周公來了, 成王馬上命令周公帶兵東征, 討伐叛賊。 經過三年的艱苦征戰, 叛亂終於被周公平息了。 接著, 周公又忠心耿耿地替成王料理了幾年的國家大事, 一直到成王長大成人後, 便把政權交還給他, 讓他自理朝政。

正式接管朝政這一天, 成王前往宗廟典祭祖先。 在祭祀儀式上, 成王回顧了以往的歷史教訓, 並說:“我一定要從以前所受的懲戒中汲取教訓, 小心謹慎地辦事, 以免再遭禍害。 ”

2 懲前毖後的材料

【注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出處】《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 ”

【解釋】懲:警戒;毖:謹慎。 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

Advertisiment
吸取教訓, 使以後謹慎些, 不致再犯。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吸取教訓以後小心

【近義詞】小懲大誡

【反義詞】重蹈覆轍

【年代】古代

【例句】對於犯錯誤的同志, 包括犯了嚴重錯誤的同志, 我們都要堅持“~, 治病救人”的方針。

3 懲前毖後的點評

從這個故事中, 我們可以看出周成王是一個知錯能改, 深明大義的君王。 小朋友們如果犯了錯, 一定要及時的改正喲!而且我們要讓從前犯過的錯變成寶貴的經驗, 要從錯誤中反省, 從此以後做事情都要謹慎小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