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孩子小毛病需施巧計

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毛病, 身為家長, 不妨針對孩子的情況, 多采用幾種方法試試。

毛病一:玩過火

軍軍是個過分活潑的孩子, 經常一個人都能玩得非常興奮, 有客人時更加放肆, 在客人面前大呼大叫、忘乎所以, 讓爸媽叫苦不迭。

冷處理法——只管招呼客人, 暫時忽略他的存在, 等他稍微安分些后提議他挪到另一個地方休息一會兒。

警告法——將他拉到一旁, 平靜地告訴他, 只有安靜下來, 才能讓他繼續玩。

轉移法——對他說:“我對你的活動熱情感到很高興, 但我們必須休息一會兒, 讓我們躺下來,

Advertisiment
想像自己變成了一朵云。 ”讓他和你一起做深呼吸。

毛病二:好挑剔

毛毛是個喜歡挑剔別人的孩子, 喜歡以一種批評的方式談論別人。 每天從幼兒園回來, 他總要向爸爸媽媽述說在園里自己表現如何如何好, 并批評這個小朋友表現差, 埋怨那個小朋友不好玩。 久而久之, 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玩了。

理解法——首先對孩子的這種表現要表示理解, 因為當他以一種批評的方式評論他人的時候, 可能他是在嘗試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引導法——通過玩一些需要團結合作的游戲, 使孩子認識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能力和優點, 并用贊揚的語氣引導他以積極的方式來評論他人的言行。

反省法——在引導孩子認識他人優點的同時,

Advertisiment
用淺顯的語言向他解釋任何人身上都有不足, 并分析孩子身上的不足之處, 如何才能改進等。

毛病三:難分享

莉莉是家里的“小公主”, 也是個十足的“小霸王”, 爸爸媽媽給她買的玩具和食物從不肯與他人分享。

懲罰法——可以先把這件玩具或者食物拿走, 直到孩子決定是獨自享用, 還是與他人一起分享;另外, 還可以帶著孩子走訪親友, 并讓別的孩子也“以牙還牙”, 不跟他分享玩具和食物。

限制法——必須對孩子單獨玩這件玩具的時間做出限制, 可以嘗試一個有趣的方式, 比如讓他玩有發條的玩具, 當發條停止的時候, 玩具就要傳給另一個小朋友玩了, 否則玩具就要拿走。

故事法——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如“孔融讓梨”等分享禮讓的故事,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明白, 只有自己懂得分享禮讓, 才能獲得別人的分享禮讓。

毛病四:愛偷懶

多多平時特別愛動, 有時成天自己一個人在客廳里喊打喊殺、吵個不停。 可當爸爸媽媽叫他一起來寫字畫畫或者幫忙做家務時, 他卻推說“我不會做”或者“我在寫作業”, 然后跑回自己的小房間。

觀察法——從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下活動的內容, 通過觀察孩子在各種活動中的表現, 了解孩子不愿參與的緣由。

轉換法——如果孩子主要是放棄寫字或畫畫方面的活動, 而比較喜歡運動或聽故事的話, 不妨依從他。

選擇法——給孩子提供幾種活動的備選方案, 讓他從這些活動中選擇一種來參加, 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