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慎用金錢做砝碼

現代父母都會有一個感覺:“教養孩子的花費好高!”父母各自在事業領域衝刺, 為的就是要多攢點錢給孩子。 於是面對孩子未達到自己的期望時, “你知不知道我為你花了多少錢?”“我這麼拼命工作賺錢是為了誰?”等話語, 常常就脫口而出, 希望孩子能因此瞭解父母的辛勞, 努力去做個好孩子。

誤導孩子產生錯覺

可是, 將這些話掛在嘴邊, 其實也是在誤導孩子, 讓孩子以為金錢就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父母對孩子的愛與關懷有多少, 就是以父母願意為他花多少錢來判斷。

當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之後,

Advertisiment
他也許會如父母所期待的, 認真去學習, 以免浪費了父母的血汗錢, 並且對父母心懷感恩之情。 但是, 孩子也很有可能認為, 父母只是用金錢來換取親情, 以彌補自己不能常常陪伴孩子的愧疚感。

其實我們心中都明白“親情無價”, 但你是否會在有意無意之間, 提示孩子“金錢至上”?你是否經常用金錢來論斷你對孩子的愛呢?如果有一天, 童稚的孩子問你“爸媽, 你們愛我值幾塊錢”時, 再來反省與後悔, 甚至責駡孩子、告訴孩子大道理, 都已經來不及了。

金錢犒賞慎提籌碼

另外, 有些父母喜歡把金錢當作是對孩子的犒賞, 所以就告訴孩子, “如果你今天幫忙洗碗, 我就給你一元”、“如果這次月考你考了第一名, 我就給你五十元”等。 雖然這是一種鼓勵孩子的方式,

Advertisiment
但是父母在運用此方式時要特別小心, 避免不斷提高籌碼, 以及養成孩子習慣得到獎金的模式, 否則一旦沒有了獎金的誘惑, 孩子就很容易失去做事或用功的動力。

孩子的價值觀是從小建立起來的, 當父母總是與孩子談花了多少錢、考試得幾分, 並且總是把金錢當獎賞時, 我們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功利、越來越現實。 因此, 在運用金錢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 父母應謹慎拿捏分寸, 不要讓孩子會錯意, 甚至讓金錢成為殺傷孩子的工具。

用心溝通效果佳

父母應學習如何教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包括金錢的運用與價值的判斷等, 這些對孩子來說, 也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項財富。

其實孩子的眼睛一直都在觀察,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耳朵一直都在傾聽, 孩子的心靈也一直都在感受, 你不需要告訴他, “我是為你賺錢”, 孩子也是能夠體會父母的心意的;只要父母願意用心與孩子溝通, 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出對孩子的愛, 相信不需要獎金的引誘, 孩子也會主動幫忙做家事, 也會自動認真讀書。

當孩子由衷體會父母的心意, 當孩子認同他是家中的一分子, 理應分擔部分家務, 不就是對父母努力工作的最好回報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