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感冒:小兒出現鼻子出血要留意!

小王最近可擔心了, 因為4歲寶寶的鼻子裡總會發現血絲, 特別是感冒後發現的次數更多。 昨天晚上, 小寶打了一個噴嚏, 沒想到流出好多血, 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七手八腳止住血之後, 第二天小寶卻感冒了, 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力氣, 家人都急壞了。

感冒可能讓孩子流鼻血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副教授李巨集告訴記者, 鼻腔黏膜中的微細血管分佈很密, 是很敏感且脆弱的, 容易破裂而致出血。 小孩流鼻血一般多是由於鼻中膈的前部受傷所致, 這個區域有數條血管交會於此, 且又是動脈, 所以出血量很多。

Advertisiment
容易流鼻血的小孩大概可分為下列幾種:

天氣乾燥的原因, 孩子流鼻血就是常見的鼻黏膜破裂。 空氣乾燥, 鼻黏膜變幹脆弱, 很容易出血。 鼻黏膜破裂後需要一定時間修復, 在它未痊癒前, 稍遇外力或其他原因, 就會流血。 大多數小孩子流鼻血都是這個原因, 因此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孩子感冒了――因為感冒會使得鼻黏膜的抵抗力降低, 加上感冒的症狀(鼻塞、流鼻水、鼻膿等)會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傷害到鼻黏膜的動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 因而易流鼻血。 現在正是春季乾燥時候, 隨著天氣迅速變暖, 天氣乾燥多變且晝夜溫差大, 同時人體免疫力有所下降, 這使得病菌、病毒有機會乘虛而入, 從而容易引發各種流感和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

Advertisiment
因此, 如果有條件, 一般家裡可常備一些感冒藥。

除了常備藥物外, 還應注意休息, 做到勤洗手、多喝水, 若確知已患感冒則務必及早就醫, 在醫生指導下正確用藥。

鼻過敏――因鼻子發癢、流鼻水、鼻塞, 會經常挖鼻子, 因而使得鼻黏膜經常受傷而流血。

有用手指摳挖鼻孔習慣的小孩――由於經常摳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處及鼻前庭反復受傷, 結痂, 再沾上鼻屎, 小朋友更會情不自禁地摳挖, 如此惡性循環, 久而久之, 鼻子入口處及前庭部就會產生潰爛, 而容易流血。

鼻子這樣保濕

保持鼻腔溫暖濕潤的環境, 這有助維護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能夠消除局部充血, 減輕局部疼痛。

可以用局部熱敷。

Advertisiment
用濕熱的毛巾將鼻子嘴巴整個敷住, 持續10~15分鐘,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鼻塞。

吸濕熱的蒸汽。 每次半小時。 你可以呼吸熱水的蒸汽(小心溫度過高會燙傷鼻黏膜)或是浴室中的熱蒸汽, 也可用杯子盛上熱水, 把臉趴在杯口, 國外認為這方法能治流感, 稱之為“鼻腔加熱器”。 提倡者是法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勞夫博士。 他認為把加熱到42.8℃的蒸汽輸入鼻腔, 可以殺死流感病毒, 因為它們在這種溫度下無法繼續生存, 已經被感染的細胞也將死亡, 死亡了的細胞釋放出的溶酶體還會進而殺滅流感病毒。

多喝熱開水。 熱茶熱湯, 不要吃冰冷的食物。

建議使用3倍于生理食鹽水濃度的鹽水洗鼻(在1000cc的溫開水中加入27克鹽),一方面它有脫水作用,有助於讓腫脹的鼻黏膜消腫,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它也有抑菌作用。 同時醫學上已經證實高濃度鹽水可以促進鼻腔黏膜上的黏液纖毛運動, 加速將鼻涕排出。

流鼻血安全處理要注意

其實對於孩子流鼻血, 安全處理也是很重要的。 許多家長看見孩子流鼻血, 常會用衛生紙或棉花塞入小孩鼻腔止血, 但常因壓力不夠或部位不對, 不能止血, 此時家長常會讓孩子平躺下來, 以為可幫助止血, 其實這麼做並不是適當的, 因為孩子一躺下來, 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會往後流入口腔, 流向喉嚨, 反而使小孩呼吸困難, 或吞入大量血液, 刺激胃壁引致嘔吐且帶血液, 更令家長驚慌失措。

也不應將頭前傾過低。 通常往鼻孔放入小棉塞,

Advertisiment
夾住鼻兩側3~5分鐘, 流血就能順利地停止。

大家知道, 冷時血管收縮, 所以可以把浸過冷水的棉花、毛巾或手帕貼附在鼻樑上。 也可將冰袋放在鼻樑上1~2分鐘, 間隔2~3分鐘一次。

鼻血止住後, 不要馬上把棉塞從鼻子裡取出, 在病人不睡的情況下, 可保留一段時間, 孩子塞的棉塞, 過20~30分鐘就可以取出。

要是半小時之內, 這種夾住鼻子兩側或是棉塞填入方法都無濟於事, 那麼就應該趕快急救。 要知道, 這可能是鼻子深部的血管流血, 家長不可看到大量出血就亂了方寸。

最後, 如果孩子經常流鼻血, 可帶孩子去醫院查血, 看看孩子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再帶孩子到五官科檢查鼻子, 看有無鼻炎或其他疾病。 若這兩方面都沒問題, 只要平時注意多喝水, 多吃水果,保持水分,就可以,不要過於擔心。

多吃水果,保持水分,就可以,不要過於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