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讓你的孩子“聞令而行”嗎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 每一個家長都會感到憤怒、生氣或沮喪。 每天, 家長都會因對孩子的反復提醒、說好話、爭吵和嘮叨而疲憊不堪, 而孩子也會越來越反感家長的嘮叨。 如此便進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父母和孩子都感覺對方不理解自己, 沒法再溝通下去了, 矛盾就會越積越多, 最後就會爆發了, 最終就是炸傷雙方。 母親大學小編提醒你, 如果想讓孩子“聞令而行”, 必須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 不要對孩子濫發指示, 否則孩子會被你指使得暈頭轉向;其次, 父母對孩子講話時口氣要溫和, 分配的任務要合情合理。

Advertisiment

有些孩子之所以養成不聽父母話的習慣, 是因為他們知道即使他們不立即對父母的話做出反應也沒有關係, 他們把父母對自己的忍耐程度摸得一清二楚, 並且猜得出父母是否會做出讓步或索性自己把事情幹了。 儘管有些孩子不聽話純粹是故意搗亂, 但有時也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一次提出的要求太多或沒有把要求解釋清楚。 如果你的孩子聽懂了你的要求就是不肯去做, 母親大學小編在這裡告訴你堅持下面六步, 你會收穫一個“聞令而行”的孩子。

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 走到你孩子那兒去, 站著, 看著他。

你是否曾經人在廚房, 從廚房窗戶喊你的孩子去做作業或者來吃晚飯?自己在一個房間, 卻向另一個房間裡的孩子問問題?孩子看不到我們時,

Advertisiment
就會很容易無視我們。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停下手裡的事, 然後走到孩子身邊看著他們, 孩子當然不把我們說的話當一回事。 要站在孩子們面前看著他們, 讓他們覺得我們很嚴肅、很堅決, 以此表示“這很重要”。

第二步:等, 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裡的事並看著你。

你務必確保孩子已經準備好聽你講話, 這一步正是讓孩子專心于你要說的話。 常見的情況是:孩子們正在專心於畫畫、寫卡片, 我們卻在這時發話, 孩子可能根本就沒聽, 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說的什麼。 你若願意站一小會兒, 等到他抬起頭來看著你, 就會發現孩子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頭看你時,

Advertisiment
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對他正在做的事很感興趣, 並找點東西“描述式讚揚”他, 會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 從積極肯定的角度關注他, 會讓他更願意取悅你, 樂意聽話並合作。 比如:這個拼圖這麼多片, 你也沒有放棄。 積木擺放很細心, 平衡性把握得不錯哦。 這本書你都已經讀完一半了啊。

注意不要通過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讓孩子注意自己, 因為家長通常都是要孩子做什麼或者不許他做什麼的時候, 喊他的名字, 所以孩子對家長的呼叫會儘量充耳不聞, 不能讓他馬上徹底地集中起注意力。

第三步:把要求講給孩子聽用語簡單、表意清楚、只講一次。

旦你把要求清楚明瞭地表達出來了(要求不能太長,

Advertisiment
以免孩子變得躁動不安), 就不要重複。 如果重複要求, 就會給孩子傳遞出這一資訊——不必在你說第一次時就聽, 甚至有可能在你說第四次時也不用聽!

第四步:讓孩子把要求重複給你聽 要求他用自己的話準確、完整地說出來。

當孩子告訴你他應該做什麼時, 他的大腦便會自動產生一幅清楚、生動的場景。 場景中的他正在做這件事。 當孩子聽見自己心底告訴自己必須做什麼時, 便有了主人翁意識。 與由你說出要求相比, 這樣他便更會把這個要求當一回事。

不要讓孩子僅僅只是鸚鵡學舌, 因為他們即使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要做什麼的情況下也能重複。 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誰確地告訴你他必須做什麼、何時做、如何做,

Advertisiment
那麼毫無疑問他聽見了你說的話並且理解了你的要求。 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孩子找藉口。

第五步:站著, 等他。 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後仍沒有開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 要樂意站著等待。

等待是一個很有效力的辦法;等待表明你是認真的。 把你站著等待孩子回應的時間當做是一種投資吧, 一種很快就會帶來“更平和、更輕鬆、更愉快”的家庭生活的投資。

為了減少等待的壓力, 注意早點開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務, 這樣你才能騰出時間進行"六步法" ,而不會覺得自己總是在趕時間。 在為數不多的情況下, 孩子在第五步之後還是不配合, 此時我們就得用上最後一步。

第六步:在你站著等待的時候, 對孩子朝正確方向邁出的每一小步, 不管這一小進步多麼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讚揚他,並且"反思式傾聽"他的感受。

每天多給孩子一點"描述式讚揚" , 孩子就越會積極地配合家長並展示他們最好的一面。你可以這麼說:你不吵了。你沒有走開,這樣挺尊重人的。我看見你已經找到了你的鞋子。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讚揚"孩子以前的優良行為舉止。我叫你做什麼時,你的動作越來越快了。我今天幾乎沒聽到你抱怨。

堅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他們會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像中來得快。

家長們要注意的是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說,孩子不同性格也不相同,需要幾步走下來也不是唯一確定的。但是只要你堅持了這六步,你的孩子肯定不會讓你說第二遍。

不管這一小進步多麼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讚揚他,並且"反思式傾聽"他的感受。

每天多給孩子一點"描述式讚揚" , 孩子就越會積極地配合家長並展示他們最好的一面。你可以這麼說:你不吵了。你沒有走開,這樣挺尊重人的。我看見你已經找到了你的鞋子。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讚揚"孩子以前的優良行為舉止。我叫你做什麼時,你的動作越來越快了。我今天幾乎沒聽到你抱怨。

堅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他們會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像中來得快。

家長們要注意的是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說,孩子不同性格也不相同,需要幾步走下來也不是唯一確定的。但是只要你堅持了這六步,你的孩子肯定不會讓你說第二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