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用品>正文

想方設法玩積木

積木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是早已公認的, 不過父母們大多在寶寶稍大一些、比如3歲以后才給寶寶玩積木, 因為太小的孩子實在搭不出像樣的東西來。 然而, 一次偶然的發現, 改變了我的習慣思維。

女兒1歲8個月的時候, 朋友送給她一個木制的小積木車, 女兒興奮地整天拉著這輛車在房間里走來走去, 嘴里還念念有詞:“媽媽, 我給你帶來好多好吃的、還有好玩的, 你想要哪一種?”這讓我靈機一動:用女兒隨意堆放在小車上的積木, 開啟孩子的想象力、鍛煉她的語言能力, 豈不是一個好辦法?我們玩起了送貨游戲:女兒一趟趟地“運來”一些我想要的東西;而我往往會提新的要求,
Advertisiment
對這些暫時沒有的“東西”, 她會爽快地說:“你要的東西沒有, 下次帶給你吧。 ”當然是拿那些她認為可以當做某種東西的積木代替。 這個游戲成了我和女兒之間長久的“保留節目”。 在女兒眼里, 顏色、形狀不同的積木想象成了糖、奶、水果、蝦條、太陽、小鼓、小桶、手機……

1歲半以后, 女兒基本上能分辨出紅、黃、藍、綠、黑、白等簡單的顏色。 一次我看到她饒有興趣地把紅色的和黃色的積木各擺一堆, 就夸她擺得好, 問她還能不能再擺一堆, 她對著剩下的積木看了一會, 把其中綠色的挑出來, 頓時在她面前出現了4堆(積木總共有4個顏色)。 受孩子的啟發, 我提議把圓柱形的積木放在一起,
Advertisiment
女兒很快把紅、黃顏色的4個圓柱體挑出來;我又讓她把正方體揀出來, 她連續拿出了4個;接著, 我讓她找出長的長方體, 并拿出一個給她看, 女兒照著我的樣子拿了幾個, 有長的也有短的(積木中有兩種長方體), 我就把長的和短的比給她看, 女兒反復了幾次才弄對, 不過看來還是似懂非懂。 在后來的一段時間, 我們多次玩這個分類游戲, 逐漸分出了不同的形狀、長短、高矮。

2歲以后, 女兒更喜歡搭點什么, 多半是把積木依次排列, 不分形狀和顏色, 最后封閉起來, 美其名曰:城堡。 在城堡里, 她經常把幾塊積木放在一起當房子、把兩塊積木一上一下呈“十”字形擺好, 做翹翹板;或呈“丁”字形, 做滑梯。 我們引導她把熟悉的、簡單的物體用積木模擬出來,
Advertisiment
比如飛機、小亭子。 女兒有時也試著做, 但是, 女兒最有興趣的還是蓋高樓, 即把長方體的積木一塊塊往上摞。 起初, 她只能摞三四塊, 再高就倒了。 我們就做起了示范, 教她上一塊的4個角要和下一塊的4個角對齊。 女兒很有興致, 認真照著我們說的一級級升高, 十幾天以后, 女兒的“高樓”比她的個子還高!女兒歪著小腦袋往上看, 成就感洋溢在臉上。

文/晨歌
本文由《媽咪寶貝》雜志社提供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