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您瞭解孩子的探究行為嗎?


瞭解孩子的探究行為嗎

我們經常會看到三歲以前的孩子會出現一些家人不理解的行為, 比如伸手抓大人的臉、抓的眼鏡、扯媽媽的頭髮等, 而且看上去很用勁的樣子。 這種行為是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探究行為, 比如說看到爸爸的眼鏡, 覺得很好玩, 就試探性去拿, 又不能拿穩, 這時候就把它“摔”下去;有時候會看到媽媽臉上的一顆痣, 會用手去摳, 摳的過程也是探究行為;同樣抓人的臉也是探究行為。
對於這樣的探究性行為, 作為家長應該鼓勵他做, 比如當孩子拿到爸爸眼鏡的時候, 年齡在一歲左右這時候給他講這是眼鏡,

Advertisiment
讓他通過眼鏡來學習語言, 來認識眼鏡。 稍大一點的孩子, 就要給他講眼鏡是幫助爸爸看東西的。 當然對一些打、摳等傷害性動作, 家長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遊戲來改變它。 比如當他摳媽媽臉的時候, 你可以給他一個其他的面具, 讓他去摳。 也可以拿著他的手讓他做一些小的動作, 而不是直接去摳。 不要去訓斥, 因為這時候訓斥會使孩子產生焦慮, 下一次他還會出現類似的行為, 所以訓斥、嚇唬不是好辦法。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比如孩子可能需要引起家人的注意, 而家人並沒有去注意他, 這時候就會產生抓、拉等行為。 針對這類行為, 作為家人要對孩子進行關注,

Advertisiment
對他的動作、行為、話進行理解, 給予適當地幫助和滿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