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怎樣辨別小兒哭聲是否正常

啼哭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表現.孩子饑餓、口渴、大小便或病痛,都會用哭鬧來表示.父母應當認真體會孩子的哭聲,找出其規律,您甚至還可以從孩子的哭鬧聲中,提前找出疾病的蛛絲馬跡呢.一般哭聲都分為兩類:

1. 生理性哭鬧

剛剛離開母體的胎兒,借助哭聲,宣布他生命的存在.啼哭,使他加大胸廓的運動,加深呼吸,使在母體中癟縮的肺得以擴張,開始了新生兒的自主呼吸.

出生后的新生兒,除了吃睡之外,每天大約啼哭一、兩個小時,這種哭,是作為一種運動方式,來促進身體肢體的活動。

一些嬰幼兒在饑餓、口渴、衣被過冷過熱、尿布濕了、被墳蟲叮咬、被外界強聲、異物刺激等時,也會啼哭,當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或解除了不適之后,孩子的啼哭便會停止.

Advertisiment

有一些孩子白天一切正常,可一到夜間就哭鬧,檢查身體無常,有可能是白天睡眠過多,或睡前因玩耍過度興奮而引起.

還有些1歲以上的小兒,在家長突然離開或丟失了自己心受的玩具,以及自己的要求沒有達到目的時,會把哭作為一種手段要挾家長,只在不予理睬,會逐漸停止.

2. 病理性哭鬧

當各種原因引起小兒合身不適、疼痛等時,都會引起小兒哭鬧不安.另外,有些孩子患病初期,在還沒有出現臨床表現和特殊體征時,啼哭往往是疾病的早期表現.
一般剛出生的新生兒,如在產程中吸入了多量的羊水,并嗆入氣管引起肺炎時,哭聲常低微,發音不暢或嘶啞,哭聲不婉轉.

Advertisiment

出生2-3天的新生兒,哭聲緊急而尖叫,音調高亢,啼哭持續時間短暫,常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顱內出血;

嬰兒不論白天或夜間,如果突然出現陣發性劇烈哭鬧不安,多提示腸痙攣或腸套疊所致,如伴有不規則腹痛、出冷汗、面色蒼白等,則更應引起家長的重視;

嬰兒缺鈣的啼哭,往往表現為煩燥不安,易驚多汗,并常常發生在夜間;

流浹背 小兒哭聲低啞、緩慢,一般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表現:
另外,孩子鼻堵、口腔潰瘍、中耳炎、腸寄生蟲病、皮膚糜爛等等,也會哭鬧不止.

因此,家長誚認真分析小兒哭鬧的原因,分辨孩子啼哭是否屬于異常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病早治.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