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與孩子有效溝通,才能提高父母說話技巧

很多父母說孩子不懂事, 其實有沒有想過是自己的表達方式不恰當, 導致孩子犯錯呢?與孩子交流的方法很重要, 父母要時刻學會理解孩子, 說話要有技巧。

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得什麼是跟小朋友聊天, 他們跟小孩之間的對話永遠都是:“功課寫完了沒?”、“琴練了沒?”、“考幾分?”。 到底用什麼魔法, 可以讓孩子願意向我訴說?其實這些小技巧一點兒也不困難, 你也可以做得到?

一、問“小”不問“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樣, 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問題, 也很難回答。 因此, 想要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概況, 要儘量避開“抽象”、“大範圍”的問題。

Advertisiment
不妨改問一些很簡單、一定有答案的問題, 而且不妨從細節開始。

不要問:“你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這種問題, 孩子很難回答, 或是只會簡單回答:“還好。 ”“沒做什麼?”這樣會讓聊天很難持續下去。

你可以改問:“你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當孩子說出自然、音樂、國語的時候, 你就有機會接著問:“喔!那自然課今天教什麼?”孩子就會接著回答你的問題:“教氣象啊!什麼氣溫、風向的, 無聊死了!”、“喔, 那音樂課有沒有好一點兒?……”你就可以借機瞭解他今天做了些什麼, 並持續交談下去。

以前孩子剛上學時, 我跟孩子聊天的開頭常常是:“今天的營養午餐(或點心)有哪些呀?”、“你們班上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慢?”由一些生活小事打開話匣子比較容易,

Advertisiment
這些問題簡單易懂, 孩子通常都會爭先恐後地回答, 不會感覺到壓力。

二、從別人的事談起

從“別人談起”是一個很好的聊天方法, 比方說, 孩子會告訴我班上誰吃飯吃得最慢、誰最常被罰、誰功課最棒、誰今天又打了誰等等。 當然, 在聊天過程中, 我們就能窺見他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對同學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看法, 然後瞭解孩子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 是用什麼樣的身心狀態去處事。

三、不要“否定”, 只要“同理”

大人跟孩子聊天, 很容易發生的一個狀況, 就是大人常常喜歡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方說, 當女兒說:“自然課無聊死了”的時候, 我絕對不會接著說:“自然課不無聊啊!天氣、氣象是一件很有趣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只要你這麼一說, 這個話題就聊不下去了!因為當孩子覺得你並不認同他說的話時, 他後面的話很容易就咽了回去。

比較好的方式是回答:“喔, 自然課很無聊啊, 你可以告訴我, 是什麼讓你覺得很無聊嗎?”

“因為我本來以為自然課可以做實驗、看酒精燈之類的, 結果都是坐在教室裡上課!無聊死了!”

保持中立的語調、同理感受他的感受, 往往可以讓你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 瞭解他的需求, 進而幫助他解決困境。

四、只要“傾聽”、不要“說教”

和孩子聊天, 最忌諱的就是說教。 任何一種話題的聊天, 只要淪落到說教與聽訓, 那就沒趣到極點了!所以, 聊天時可以多詢問、少評論, 多說“你”, 少說“我”, 就很容易讓話題源源不絕地繼續下去。

比如,

Advertisiment
孩子說:“媽, XXX今天打我。 ”

“喔, 為什麼?”

“因為我要玩恐龍, 他不准我拿。 ”

“那你怎麼辦?”

“我就去玩別的了。 ”

“你怎麼不告老師呢?我不是教過你, 人家欺侮你就去告訴老師嗎?你也可以跟他說, 公用的東西大家都可以玩啊!媽媽不是跟你說過嗎?”

如果是採取這樣的聊天方式, 那麼肯定話題就此戛然而止。 孩子最後一定是緊閉雙唇, 不再多說一句。 此時不妨繼續詢問:“喔, 那你心裡有沒有覺得很不舒服?”或者“那你還想玩恐龍的話怎麼辦呢?”

這時, 你就會聽到他真正的想法:“還好啦!我想他先玩也沒關係, 等他玩完了, 我再玩就好了啊!”或是“我很生氣啊!所以我就跟他說:我不跟你玩了!”

五、注意肢體語言

適當的肢體語言, 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認真想要和他聊天。

Advertisiment
除非是在開車的時候, 否則我在和孩子聊天時, 都儘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

如果孩子還小, 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 那就拉著他的手坐下來。 即使是手邊在忙著折衣服、洗碗, 在跟孩子講話時, 也必須要時時轉頭看他的表情。 因為注視別人、專心傾聽, 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說話。

孩子對於肢體語言很敏感, 一邊跟別人談話一邊敷衍地說著嗯、啊、喔;或是眼睛一邊盯著電腦一邊聽他說話, 都不是鼓勵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 通常如果我這樣做, 兒子一定會抗議:“媽媽, 你都沒有在專心聽!”

另外, 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握握他的手, 摸摸他的頭, 摟摟他的肩, 搓搓他的頸背, 順順他的頭髮, 拍拍他的背等等。 通常,對有一定熟識度的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對孩子說話不要過於用“技巧”。例如“我剛才跟你說什麼來著!”這種只問不答的反問句,其實隱藏的是你對孩子沒有遵循你的話的指控。你直接並嚴肅地表達你的意願,能減少孩子很多困惑,有利於親子之間的溝通。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孩子在這個年齡表現出的頑固、索求和自我為中心,是合宜並可以接受的。父母對他們需要更多理解。當你發怒的時候,你的“自我為中心”要比他的更不可原諒哦。

通常,對有一定熟識度的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對孩子說話不要過於用“技巧”。例如“我剛才跟你說什麼來著!”這種只問不答的反問句,其實隱藏的是你對孩子沒有遵循你的話的指控。你直接並嚴肅地表達你的意願,能減少孩子很多困惑,有利於親子之間的溝通。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孩子在這個年齡表現出的頑固、索求和自我為中心,是合宜並可以接受的。父母對他們需要更多理解。當你發怒的時候,你的“自我為中心”要比他的更不可原諒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