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怎樣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在孩子開始咿呀學語的時候, 父母除了興奮之外, 有沒有想過通過哪些方法能更好幫助寶寶呢?母嬰專家指出, 在孩子剛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 這個時候也是培養孩子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機, 那麼怎樣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相信這是很多媽媽熱點關心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從點點滴滴開始做起, 相信能幫您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我的小男孩亮亮剛兩歲, 人們常誇他:亮亮愛說話, 說得也清楚, 表達的意思不亂。 亮亮說話比較晚, 十五、六個月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僅僅能複述簡單的稱呼, 例 如能喊"爸爸"、"媽媽"、"姨", 喊"舅舅"、"舅媽"就費勁了, 對於周圍的各種物件的名稱能說得出的也很少。 到了一歲半的時候, 我們開始著重教他叫出 周圍各種物件的名稱。 我們的原則是:叫哪個物體的名稱, 就必須把這個物件叫準確。 例如對於一個個玩具, 分別叫出"氣球"、"蹦兔"、"跳蛙"、"海豹"等 等, 對於各種傢俱分別叫出"桌子"、"椅子"、"板凳"、 "立櫃"等等, 對於各種車輛, 分別叫出"自行車"、"摩托車"、 "拖拉機"等等。 有一些東西, 則教給他代表一大群相似的物件的較為普遍的名稱。 譬如, 走在路上看到各種樹或者花, 就教他說"這是樹"、 "這是花"等等, 具體的樹名花名則待以後他發問"什麼樹"、"什麼花"時再告訴他。

我們每次在稱呼物件時,

Advertisiment
總力求這個名稱是日常語言中最普遍和最流行的, 同時也是孩子輕易領會和明瞭的, 但又是準確的, 決不輕易使用代名詞。 譬 如, 最先教"汽車"這個名稱時, 我們使用了一階段"嘀嘀"這個象聲詞來代替, 以引起他學說話的興趣;但很快就進行糾正: "亮亮, 汽車怎麼叫?" "嘀嘀--", "對了, '嘀嘀'是它的聲音, 它應該叫'汽車'。 "逐漸地, 孩子就不再把"汽車"說成"嘀嘀"而直接稱呼"汽車"了。 幼兒最容易"先入為 主", 大人發音不準確或者稱呼不恰當, 會阻止幼兒正確和清晰發音的發展和妨礙他們形成對於物體的正確理解。

在學說大量的物件名稱以及周圍人的各種稱呼的過稱中, 我們注意教他說短句, 把學說名稱(稱呼)同說短句結合起來。

Advertisiment
例如:桌子上有書本和各種學習 用具, 我就用筷子指著說:"這是書, 這是本, 這是鉛筆盒。 "這種用講解的方式學名稱又學說短句的做法, 引起了孩子說話的興趣。 有時候, 他自己就用小棍指著 一些他能說得出名稱的東西連續地說了起來。 短句會說不少了, 我就教他學長句。 比如在送他去托兒所的路上教他說:"爸爸去上班, 媽媽去上學, 我上托兒所。 " 幾次以後, 他自己就會說了。 我還經常讓他看圖片, 給他講畫報上簡短的故事, 講其他短小的故事, 尤其經常教他說歌謠, 反復數次, 他自己就能背十來首簡短的歌 謠了。 這些, 對於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很有幫助。

我們還通過多種不同方式, 不斷豐富和擴大孩子的詞彙。

Advertisiment
教各種物件名稱, 使他掌握了大量名詞, 說起話來, 不致出現"我要"這半句話或者"我要那 個"這樣不明確的話。 說明各種動作, 使他豐富動詞, 諸如:"你拿著"、 "扶著我"、"我領你走"、"他們在踢球"、"上醫院扎針"、"你別踹我一身泥"等等。 在適當的時機教孩子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時間名詞、方位名詞的用法, 諸如:"今天不去姥姥家, 明天才去呢。 ""剛才你吃了一塊糖, 現在別吃了。 ""你在前邊走, 爸爸在後邊跟著你。 "等等。 常用的代詞"我、你、他(它)、我 們、你們、他們、自己、咱、咱們"經常用在話語裡, 使他逐漸理解各個代詞的指代關係, 孩子很快分清了"我"、"你"、"他", 後來又會說"我自己來""咱 們走吧!"等等。 通過說"小偉來了, 崔莉來了, 李娟來了, 他們都來了"一類的話, 使他會用副詞"都"字說話;通過說"不能一邊吃一邊玩"、"小偉也去了" 一類的話,
Advertisiment
使他掌握了"……一邊……一邊"、"也"以及"和、同、跟"等連詞的用法。 這些詞類的掌握, 對於孩子能準確、完整、連貫地表達意思, 提早能和大 人交談起了很大作用。

知道了怎樣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所以說要想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父母需要用一番心血才行。 其實可能看起來好像是很複雜的樣子, 但其實很簡單。 就是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 父母多多鼓勵孩子去說, 幼兒期是學習口語的最佳年齡, 如果學習的好的話, 那麼將會為對幼兒進行其他教育打下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