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培養孩子的德商?

養兒育女不是一件有絕對答案的事情, 然而一些著名教授提出建議, 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借鑒。 下面就是了解孩子道德智商的一些辦法:

一、孩童是最敏銳的觀察者

道德智商不只是從背誦條規得來, 而主要是從學習怎麼跟人相處, 怎麼對待他人時, 而成人道德行為如何, 小孩子是最敏銳的覺察者。 要小孩子說出他們如何看待成人的道德行為, 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他們確實也是我們的觀察者。 當我們想教育小孩時, 其實有時我們也可以向他們學習。

二、從第一天就開始傳達信號給孩子

譬如有的六七個月的孩子愛淘氣,

Advertisiment
喜歡喝完牛奶就扔奶瓶, 聽奶瓶摔在地上的聲音。 對這種現象, 是隨他去, 幫他收拾, 還是呵斥打罵他?正確的方法是, 當孩子喝完最後一口牛奶就拿走奶瓶, 並一邊跟他說話或洗臉。 就這樣漸漸地, 孩子就沒有興趣丟奶瓶了。 也就是說, 從事情發生的第一天起, 就要開始教育孩子什麼是該做的, 什麼是不該做的。 這也讓我們看到, 即使小於一歲的兒童也能夠調教, 不然, 長大了便難以教育, 成為愛的奴隸就不好了。

三、良知啟蒙階段

在小孩進小學前後, 這時, 小孩開始建立和鞏固自己的性格, 建立自己的一套道德觀。

這個階段, 許多的新知識隨著書本、音樂、美術和運動等形式, 引起小孩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小朋友們也開始接觸與他們分享知識的老師和教練等。 處於這樣精力充沛的年齡的小孩, 對新鮮事物甚感好奇。 好奇和學習心極強, 甚至令家長“追不上”、吃不消。 但由於小孩正處於學習和啟蒙的階段, 家長也應謹慎地嘗試明白小孩是怎麼去理解事物的。

四、品格勝於知識

無論我們的孩子成績多好, 無論懂多少道理, 最重要的是, 我們要教怎麼做個好人。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重要的。 第一是善良, 第二是善良, 第三還是要善良。 ”

提高德商的方法, 可以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入手:

第一:同情。

同情是一個人感受別人情感的唯一途徑, 是人類相互理解的基礎。 主動去幫助自己的夥伴, 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人們, 真誠熱情的對待別人。

Advertisiment

第二:正直。

正直是一個人內在的強烈需求, 它能幫助我們妥善的處理人際關係中的糾葛, 明辨是非。 正直使得我們一旦偏離了道德的軌道, 就會忐忑不安。 正直使我們面對誘惑也能堅決抵制, 增強我們抵禦那些與善行背道而馳的力量。

第三:節制。

節制使得我們面對自己的欲望時, 能夠三思而後行, 約束自己的衝動, 從而使得我們有正確的行動。 節制的人可以避免因為匆忙做出選擇而導致危險的後果, 形成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

第四:尊重。

尊重是所有美德最基礎的, 它使得我們在生活中瞭解到別人的感受、為別人著想, 並讓我們學會用需要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真正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一個尊重別人的人是很少會用暴力,

Advertisiment
辱駡, 仇恨去對待別人。 當尊重融入我們的生命的時候, 他能更好的去感受, 體味人際關係的奧妙;在更加尊重別人的基礎上, 更加尊重自己。

第五:和善。

和善使得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涵養。 擁有和善品德的人能夠更多地考慮別人的感受, 體味別人的生活, 關心別人的疾苦。 這些人通常還很謙虛, 不認為別人比自己低一等, 差一個級別, 不會看不起別人。 這個社會上, 能夠取得成功的必定是那些懂得和氣待人的的人。 因為和善的人不驕傲, 不自卑。

第六:寬容。

寬容的人在對待與自己不同觀點, 不同見解的人時, 擁有耐心去思考這些差異的來源, 而不是簡單的認為別人錯了。 寬容的品德使得人類在面對與自己不同種族,

Advertisiment
不同性別, 不同信仰, 不同文化, 不同宗教, 不同能力的同類時, 能夠去偽存真, 發現共同點, 保留差異性, 而不會要求所有人都一樣。

第七:公正。

公正使得我們在人際關係中, 光明正大, 不偏不倚地對待別人, 因此我們會按規則辦事, 輪流分享, 並在做出判斷之前就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公正的人尤其具有同情心, 從而增強了我們的美德, 保護那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 世界是公正的, 那些公正對待別人的人, 才會被別人公正的對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