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來看看怎樣培養孩子的數學意識

例子:

女兒丁賽小時候頭比較大, 額頭和後腦都有些凸出, 有人說這種大腦殼的孩子特別聰明。 對此我沒什麼體會, 反而感覺她的數學意識太差。 快兩歲了, 我教她數數, 口頭能流利地數到100。 我再把一堆糖塊擺在那兒讓她數, 數到4就亂了, 擺動著雙手連連說:“好多好多呢!”反復幾次都過不了4。 我有些著急, 暗想:“怎麼這麼笨呢!”老丁卻不著急, 他把多餘的糖塊收起來, 只留3塊讓她數。 擺弄著眼前的3塊糖反復數了3遍, 賽賽就著急了, “第4塊跑哪去啦?”……就這樣, 對照實物點數這關順利告破。

長到3歲, 我和老丁進一步利用她特別感興趣的價格和數字引導她計算。

Advertisiment
第一步, 是教她“爸爸買了一個西瓜, 媽媽買了一個西瓜, 一共幾個?咱們三人吃了一個還剩幾個?”等加減法;第二步, 是教她背“小九九”;第三步, 教她乘法應用, “兩毛一斤, 一個西瓜4斤, 一共幾毛?”

丁賽6歲時, 一次跟我到農貿市場買菜, 看到一個與她同齡的農村小姑娘站在菜攤前跟她媽媽忙乎, 我挑了4條黃瓜擺上秤盤, 只見女孩擺弄著秤砣仰臉告訴我:“姨, 2斤4兩, 4毛1斤, 一共9毛6。 ”我給她一塊錢, 她很快找出硬幣遞給我:“收您1塊, 找您4分。 ”從此, 凡買菜我必帶上丁賽找那個小女孩。 菜攤內外, 兩個女孩比賽看誰算得快, 算得對。

自此, 丁賽對算帳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無論我從商店買回什麼東西, 丁賽都搶著問價格、算總數,

Advertisiment
然後問我對不對。 有時我還暗自加大難度, 她也樂此不疲。 上學後, 更加激發了她對數學的特別興趣, 她主動從《十萬個為什麼》中挑出數學專冊一道題一道題地算, 對應用題的分析和計算結果越來越準確。

正是這種濃厚的數學情趣, 促使她在之後的學業生涯中喜歡上物理、化學、微積分等學科, 還為她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博士期間對《國別經濟增長趨勢》的深層次定量研究, 以及在牛津等幾所大學為研究生高水準地講授《計量經濟學》課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提示: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的興趣, 讓孩子產生興趣比任何都重要的, 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培養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