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和教師有關

有的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專門衛生機構的事, 與學校和教師無關, 所謂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和教師的額外負擔。 這種觀念產生于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的誤解。 其結果導致了許多學校和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漠視。 事實上, 解決心理障礙問題, 防止心理變態與精神病等, 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次要方面;對於學校教育來說, 占主導地位的是積極的心理教育, 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促進其身心健康, 顯然這些任務應該屬於學校教育的目標範疇。

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額外負擔的觀念的產生還與對素質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解有關。

Advertisiment
雖然現在素質教育還處於探索階段, 但心理素質強調的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必然是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 是任何國家的基礎教育都不能忽視的。 而恰恰是傳統的應試教育片面強調升學與考試, 強調學生之間學習上的個人競爭, 忽視人際合作, 歧視失敗, 不允許失敗, 只給學生施加壓力而不教給應對挫折的方法。 一旦出現了意外, 也只是強調挽救和補差, 結果很多學生越補越差, 有的甚至不得不以輟學告終。 因此, 只要是相信素質教育是合理的, 就不能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和教師的額外負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