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量元素有必要檢測嗎

這些檢測的結果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標準, 也不能以此作為治療用藥的依據。
目前檢測微量元素主要是檢測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鋅、鐵、銅, 有的醫院還檢測鉛。 同時, 因為一部分常量元素與孩子的健康密切相關, 因此也在檢測範圍內, 例如鈣、鎂。 但是有幾個誤區, 我想給家長們糾正一下。 血檢的幾個誤區1指血靜脈血檢測無法準確反映全身鈣狀況

鈣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元素, 也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 身體中的鈣99%存在骨骼和牙齒中, 餘下的1%的鈣常以結合的或游離的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

Advertisiment
這就是醫學上所稱的“混溶鈣池”。 其中血鈣在體內的含量還不足1%。 混溶鈣池的鈣維持著體內多種正常生理狀態, 且骨骼鈣和混溶鈣池的鈣在體內維持著動態平衡: 當血鈣降低時, 骨骼中大部分的鈣可以隨時游離出來以補充血鈣的不足, 維持著內環境的穩定。 所以, 通過指血或靜脈血化驗全身鈣元素的營養狀況是不準確的。

[建議]
家長平時可以給孩子適度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 比如牛奶、蝦皮、乾酪、豆腐(鹽鹵和石膏點的豆腐)、豆干。
2檢測血清鐵無法反映全身鐵的營養狀況體內的鐵分為儲存鐵和功能鐵。 儲存鐵是以鐵蛋白和血鐵黃素兩種形式存在於肝臟、網狀內皮細胞和骨髓中; 大多數功能鐵是以血紅素蛋白質的形式存在,
Advertisiment
如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 許多酶也含有鐵。 所以, 通過血清鐵反映全身鐵的營養狀況也是不可取的。  嬰幼兒最容易缺鐵, 由於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 對鐵的需要量相對比較多, 如果平時飲食中不注意進食一些含鐵多的食品, 孩子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也會下降。 孩子一旦發現貧血了, 其實已經對一些組織器官造成了傷害。
‍[建議]‍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血、肝臟、雞胗、牛脊、大豆、黑木耳、紫菜、芝麻醬、瘦肉、蛋黃、豬脊, 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吃一些。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