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抬頭到走路 專家給的育兒提醒

從抬頭到走路的提醒

寶寶從出生到滿周歲, 要成功地學會抬頭、翻身、穩坐、爬行、站立和行走, 有著多麼大的進步。 新手爸媽們要多幫助你的寶寶!

1-3個月:俯臥抬頭練習

寶寶出生後幾天就可以俯臥, 但1個月內的嬰兒俯臥還不能自己主動抬起頭, 只能本能地掙扎, 使面部轉向一側, 到兩個月時能稍稍抬起頭和前胸部, 3個月時頭能抬得很穩。

俯臥抬頭練習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頸部、背部的肌肉力量, 還能增加肺活量。 寶寶在空腹清醒狀態下, 四肢自然舒展, 匍伏在媽媽的胸腹前, 媽媽一邊向後仰, 一邊說“寶寶抬頭”等,

Advertisiment
直至仰臥在床, 寶寶在移動過程中就會自然地將頭抬起。 還可在移動過程中在寶寶頭的兩側搖動帶響的玩具, 訓練其抬頭並轉頭。 每天4~5次, 每次1分鐘~3分鐘。 在起初訓練時, 要將您的手放在寶寶頭的兩側加以保護。

媽媽平時每次喂完奶後, 還可扶著寶寶頭部靠在自己肩上, 輕拍背部幾下, 然後用手輕扶其頭部, 讓其自然豎直片刻, 以鍛煉頭頸部力量。

3-5個月:從仰臥翻到側臥

建議媽媽從寶寶3個月時對寶寶的翻身進行準備與訓練。 翻滾訓練可以促進寶寶全身肌肉的運動, 對四肢的協調性也大有好處。 寶寶睡著時, 可以試著讓他側睡, 這對翻身訓練有好處。 寶寶醒著開始側躺時, 便可以訓練他翻身了, 可讓他躺在稍高的地方,

Advertisiment
這樣要翻過去的地方相對稍低, 有利於他的訓練。 在寶寶的一側放一個帶有聲響或者顏色鮮豔的玩具, 他會很自然伸出手去抓, 這時你可將他的一條腿放到另一條腿上, 再將其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間, 輕托其肩膀, 輕輕在背後向一側推, 一般多練習幾次後, 就不必再推他, 只要把他的腿放擱好, 寶寶就能自己翻過去了。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寶寶進食後1個小時內進行翻身訓練, 否則可能引起寶寶溢奶或嘔吐。

4-7個月:從扶坐到獨坐

正常寶寶出生後4個月, 在成人扶持下可短時間維持坐的姿勢;6個月時能抱坐于大人膝蓋之上, 如獨立坐著, 身體會向前傾, 須用手支撐;大約7個月時, 才能獨立地坐一會兒。 寶寶坐得過早過晚都不好。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先與寶寶玩“引拉遊戲”。 即讓寶寶仰臥在床上, 媽媽面對孩子, 一邊和寶寶說:“媽媽幫你坐起來玩好嗎?”一邊慢慢用雙手拉其胳膊, 拉至坐姿後, 將其扶直, 稍坐片刻後, 再幫助仰臥床上, 反復進行3~6次。 也可以讓寶寶靠著沙發背坐或靠在媽媽胸前坐來進行靠坐練習, 還可以在地毯上用幾個大墊子圍成一個三角形讓寶寶靠坐在其中。 剛開始訓練坐時, 寶寶經常會左右搖擺或身子前傾, 此時媽媽可教他用雙手在前支撐一下。 坐的訓練在開始階段一般每次幾分鐘即可, 到寶寶6個月時逐漸可以延長至15~20分鐘。 如此訓練一段時間, 孩子便可獨坐自如, 但也不宜坐得太久。 如果發現寶寶到了6個月尚不會靠坐,
Advertisiment
8個月不會獨坐, 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8-10個月:學爬訓練

爬行不僅可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 還能使動作靈敏、情緒愉快、求知欲高、學習能力較強。 開始寶寶也許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 或者是在原地扭轉及向後退, 此時媽媽可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擺弄會響的玩具, 比如會“汪汪”叫的玩具小狗, 吸引他爬過去取, 待他快拿到時, 再往前放遠點。 這時, 媽媽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腳掌, 幫助他前進。 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很費力, 腹部緊貼地面, 媽媽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 然後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 漸漸地他就會上下肢協調起來, 可以用雙手及雙膝協調靈活地向前爬行。 如果寶寶爬得有興趣了, 還可以讓他爬樓梯。

Advertisiment
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寶寶四肢的耐力, 而且能增強小腦的平衡與反應聯繫, 這種聯繫對寶寶日後學習言語和閱讀也會有良好的影響。

10-12個月:從站立到行走

10個月的寶寶手腳動作大多已能夠很好協調, 你可以讓他扶著床沿或者沙發, 先讓他站起來, 你在另一頭用玩具吸引他, 或者不停地重複:“寶寶勇敢, 媽媽等你走過來。 ”或者讓寶寶與你面對面, 讓寶寶的雙腳分別站在你的雙腳背上, 握住他的雙手, 然後你左右交替一步一步邁步向前進, 帶動他左右交替向前邁步。 寶寶走路有早晚, 在訓練過程中不要太強求。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 別讓他走得時間太長。 學習走路的寶寶會經常跌到, 這時父母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 鼓勵他“再來一次”。並對每一次的獨走成功立即給予表揚。

鼓勵他“再來一次”。並對每一次的獨走成功立即給予表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