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小訓練小肌肉 教孩子自理

大肌肉和小肌肉為籠統分類, 簡單而言, 大肌肉是指四肢及軀幹等肌肉, 負責控制舉手投足等大動作;小肌肉則為手指、手掌等肌肉, 負責控制細微動作如數手指、扣鈕等。 魏志榮表示, 日常生活中每個動作, 均要大小肌肉互相配合, 例如伸手取物便要手部小肌肉控制伸手、執起及握緊。

過份溺愛阻礙發展

兒童的肌肉會隨著成長自然發展, 一般毋須特別訓練。 他舉例, 7至9個月大的幼兒會懂得利用三隻小手指黏起東西;到10至11個月大, 可用拇指及食指頭拾取細物件;一歲起懂得迭起兩塊積木, 隨著年齡增長越迭越多。

Advertisiment
利用小肌肉操作的自理動作, 如一歲半會拉脫襪子, 三歲會解開鈕扣, 都會自然學會。

不過, 家長對子女的過份溺愛, 隨時阻礙幼兒的小肌肉發展。 他說, 近年不少港孩有家傭照顧, 只需飯來張口, 扣鈕、綁鞋帶等全由傭人包辦, 結果相應年齡應該會做的小肌肉動作, 例如以湯匙及叉子進食, 因為沒有機會學習, 全部一竅不通, 如果父母一直幫忙綁鞋帶, 那到10幾歲自己都不會綁。

另一個會阻礙兒童小肌肉發展的元兇, 則為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 他指出, 不少數個月大的嬰兒, 已可用一隻手指對著觸屏“左點右點”, 但這個動作與活動小肌肉無關, 加上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可致頸腰背痛, 幼兒使用要適可而止。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