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父母心得>正文

從小便早知寶寶健康隱患

你是否經常查看孩子剛剛解完的小便有沒有異常?是不是經常留意孩子最近一段時間的小便次數是否正常?你可知, 寶寶小便也是寶寶健康隱患的預警。 為了寶寶的健康, 家長現在要開始關注寶寶的小便了!

    正常“尿尿”范本

    排尿量(每天):【3~7歲】約600~700毫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樣多的尿, 尿量的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

    排尿次數(每天):【3~7歲】約6~7次。

    尿色:大多呈無色、透明或淺黃色, 存放片刻后底層稍有沉淀, 但尿色的深淺與飲水的多少及出汗有關:喝水多、出汗少的孩子則尿量多而色淺;飲水少、出汗多或發燒的孩子則尿量少而色深。

Advertisiment
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 顏色要較白天深;因治療某些疾病而服用了痢特靈、復方VB、VB2、黃連素、大黃、番瀉葉、蘆薈等藥物, 也會使尿色變得金黃或橘黃。

    異常“尿尿”種種

    A:尿色

    ● 深黃

    剛出生的小寶寶尿色發黃, 通常是由于新生兒黃疸疾病所致。 然而, 如果較大的孩子尿色變得深黃, 同時伴有發燒、乏力、食欲明顯減退、惡心、嘔吐等不適, 并在腹部肝區的部位有觸痛, 則可能是患了黃疸性肝炎。

    ● 發白

    如果只是發現“尿尿”發白, 沒有其它伴隨癥狀, 一般是一種正常現象(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容易出現)。 但是, 如果還伴有其它癥狀, 如腿腫脹, 并且尿液經過加醋或加熱, 均不能變得澄清, 則有可能是患了絲蟲病或胸導管內有炎癥;如果伴有尿頻、尿急、尿痛,

Advertisiment
多是尿道發生了感染;如果伴有發燒、寒戰, 并感到劇烈腰痛, 則可能是患了腎盂腎炎。

    出現以上情況, 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化驗和檢查, 以便及早明確診斷和針對性的治療。

    B:尿床

    健康隱憂:遺傳/ 腦中“醒覺神經中樞”反射遲鈍

    一般來說, 輕微的尿床并不是病, 隨著年齡增長通常都會自然消失。 然而, 頻密而持續的尿床很可能和隱藏性病理原因有關, 必須重視和進行適當治療。

    如果父母都有尿床史, 孩子就很有可能遺傳到尿床。 如果孩子在3歲后, 還頻繁尿床, 那么建議您馬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積極應對——

    1.排尿訓練:買個尿濕報警器, 將濕度感應器放在尿床孩子的內褲上,

Advertisiment
孩子只要一排尿就會報警喚醒他, 能訓練他對膀胱膨脹的敏感性并及時蘇醒。 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無副作用, 須長期堅持使用, 治愈率比較高, 復發率低。 不過如果濕度較大, 報警器常常會失靈, 所以環境濕度很大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傳統的鬧鐘來代替報警器。

    2.藥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改善睡眠、促進覺醒的藥物。

    生活配合——

    ◆ 晚飯后減少喝水, 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飲料。

    ◆ 為寶寶做個“不尿床日”記錄本, 慶祝每個“干爽日”。

    ◆ 叫醒熟睡的孩子如廁, 并故意讓他多走幾步, 醒一醒后再小便。

    C:遺尿

    健康隱憂:(西醫)膀胱神經性病癥/ 尿道先天性狹窄;(中醫)腎氣不足/ 肺脾氣虛/ 肝膽濕熱

    如果孩子5歲后, 仍不能控制排尿, 夜間常尿濕自己的床鋪,

Advertisiment
白天有時也尿濕褲子, 就是所謂的“遺尿癥”了。

    此病多見于男孩, 6~7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

    積極應對——

    1.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2.心理治療: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加強排尿機能的訓練。

    3.飲食療法:

    ● 山藥糕

    用料:山藥250克, 山萸肉5克。

    制法:山藥洗凈后去皮, 搗爛如泥狀, 加入山萸肉蒸熟, 吃時加少許白糖, 每天當點心吃, 食量多少不限。

    功效:適用于遺尿癥, 或平時尿多, 易感冒、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 或食欲不佳、大便溏爛的孩子。

    ● 蓮子羹

    用料:蓮子, 板栗肉, 茨實, 雞蛋1個, 鹽少許。

    制法:將蓮子、板栗肉、茨實研磨成細末, 每次取30克, 放入碗中加鹽拌勻, 打入雞蛋, 加清水少許, 攪至起泡, 入鍋蒸成羹即可,

Advertisiment
空腹食用, 每天一次, 連服5至7天, 以后每周一劑。

    功效:健脾益氣、補腎固腎。

    D:尿頻

    健康隱憂:飲水過多/ 身體水分代謝異常/膀胱炎、尿路感染、攝護腺肥大或神經性膀胱/精神緊張(“精神性尿頻”)

    如果孩子白天每隔10~30分鐘總要“尿尿”, 少則幾滴, 多則5~10毫升, 不發熱, 無尿痛, 夜間小便次數卻正常, 醫生將這種狀況診斷為“小兒精神性尿頻”。 3~5歲的孩子最常見。

    積極應對——

    孩子出現“尿頻”現象, 首先要到醫院檢查, 看是否有“器質性疾病”, 如果是, 要盡快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另一方面, 除去心智發育還沒健全的因素外, 由精神緊張引起的“精神性尿頻”(也稱“神經性尿頻”)現象在孩子中最多見。 我們就主要談一下這方面的治療問題。

    1.心理治療:對孩子耐心引導, 鼓勵他說出自己緊張不安的事情,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另外,還要取得幼兒園老師的配合,在園時多理解、安撫孩子,上課放松情緒,多參加一些輕松愉快的游戲,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游戲或其它活動中。

    2.“憋尿訓練”:就是用“憋尿”來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儲尿量,但要以不超過膀胱容量400毫升為原則,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孩子每次排尿量、排尿速度等來估量一下,然后判定該讓孩子“憋”到什么程度。

    E:血尿

    血尿是許多疾病的信號,可因泌尿道自身的疾病所致,如各種腎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尿路損傷、尿道畸形、腎血管病及腎腫瘤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休克、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VC、VK缺乏,也可由于服藥或鄰近器官疾病導致血尿。

    孩子出現“血尿”,一定馬上帶他去醫院檢查。

    F:“高鈣尿”

    健康隱憂:身體吸收鈣增多或腎小省對鈣吸收不良/ 補鈣過量近年經常遇到一些血尿或多汗、食欲低下的小患者,會被醫生診斷為“高鈣尿癥”。它是小孩子較常見的一種代謝失調,早期一般有輕微的腰痛,如果作尿液檢查就能發現鏡下血尿。在病情發展中,有時可出現肉眼血尿,呈一過性或持續數日。而“高鈣尿癥”的長期危害除腰痛、血尿外,還可能導致結石形成。

    積極應對——

    平時一定要注意科學補鈣,不能盲目濫補。另外,要經常觀察孩子的變化,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治療,以便緩解癥狀,防止其后發生尿結石。

    需要多喝水,限制鈣和鈉鹽攝入,避免進食含草酸過多的果汁、巧克力等,以免尿中生成草酸鈣結晶而加重腎小管損傷出血。

鼓勵他說出自己緊張不安的事情,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另外,還要取得幼兒園老師的配合,在園時多理解、安撫孩子,上課放松情緒,多參加一些輕松愉快的游戲,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游戲或其它活動中。

    2.“憋尿訓練”:就是用“憋尿”來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儲尿量,但要以不超過膀胱容量400毫升為原則,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孩子每次排尿量、排尿速度等來估量一下,然后判定該讓孩子“憋”到什么程度。

    E:血尿

    血尿是許多疾病的信號,可因泌尿道自身的疾病所致,如各種腎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尿路損傷、尿道畸形、腎血管病及腎腫瘤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休克、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VC、VK缺乏,也可由于服藥或鄰近器官疾病導致血尿。

    孩子出現“血尿”,一定馬上帶他去醫院檢查。

    F:“高鈣尿”

    健康隱憂:身體吸收鈣增多或腎小省對鈣吸收不良/ 補鈣過量近年經常遇到一些血尿或多汗、食欲低下的小患者,會被醫生診斷為“高鈣尿癥”。它是小孩子較常見的一種代謝失調,早期一般有輕微的腰痛,如果作尿液檢查就能發現鏡下血尿。在病情發展中,有時可出現肉眼血尿,呈一過性或持續數日。而“高鈣尿癥”的長期危害除腰痛、血尿外,還可能導致結石形成。

    積極應對——

    平時一定要注意科學補鈣,不能盲目濫補。另外,要經常觀察孩子的變化,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治療,以便緩解癥狀,防止其后發生尿結石。

    需要多喝水,限制鈣和鈉鹽攝入,避免進食含草酸過多的果汁、巧克力等,以免尿中生成草酸鈣結晶而加重腎小管損傷出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