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內分泌變化看產後媽媽是否抑鬱

妊娠後期, 孕媽咪體內雌激素黃體酮, 皮質激素、甲狀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 孕媽咪會產生幸福愉悅的感覺。 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 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 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 體內激素水準的急劇變化是產後抑鬱症發生的生物學基礎。

研究發現, 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 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泌後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患者表現抑鬱。 研究顯示, 產後第1天, 游離雌三醇的水準比產前急劇下降, 產後第2—3天憂鬱產婦雌三醇的水準比非憂鬱產婦高, 雌二醇沒有明顯的改變。

Advertisiment
經過對27名孕婦進行激素監測, 時間從產前3—5 周至產後5—10周, 其時進行抑鬱量表評定, 結果孕激素下降幅度與抑鬱量表得分呈正相關, 即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 產後抑鬱的可能性越大。

也有研究顯示, 產後抑鬱與尿中去甲腎上腺素減少有明顯關係, 與垂體、甲狀腺功能低下密切相關, 憂鬱的產婦血清中游離的三碘甲狀腺素(FT3)比正常的低。 當然, 有關激素與產後憂鬱、產後抑鬱症的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證實。 遺傳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 特別是有家族抑鬱症病史的產婦, 產後抑鬱的發病率高, 說明家族遺傳可能影響到某一婦女對抑鬱症的易感性和她的個性。 文獻還報導, 雙生自己家習研究均證實, 產後抑鬱症患者家族中,

Advertisiment
單、雙向情感障礙的發病率均較高。

軀體因素:文獻報導, 有軀體疾病或殘疾的產婦已發生產後抑鬱, 尤其是感染、發熱時對產後抑鬱的促發有一定影響。 再有中樞神經機能的易感性, 情緒及運動資訊處理調節系統(如多巴胺)的影響, 可能與產後抑鬱的發生有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