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2歲起沒做這件事,小心青春期孩子跟你成“路人”

有這麼一件事, 從孩子小時候做起, 到他們青春叛逆期時, 很多問題都能輕鬆解決, 否則父母可能會力不從心。 有媽媽說, 她跟13歲的女兒最近的關係有點僵, 原因是她總是感覺孩子有什麼事情隱瞞著她, 有時看見她神神秘秘往書包裡裝什麼東西, 問她卻不說, 每次回家總會把書包鎖櫃子裡, 放學後經常沒有準時回家, 她怕孩子走歪路或交了不好的朋友。 以至於有一次她著急地質問孩子, 結果孩子跟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好幾天賭氣不跟媽媽說一句話。 她發現孩子大了不聽管了, 有種將要失控的無助感。
Advertisiment

記得6個孩子都成哈佛耶魯博士的韓國首席媽媽全惠星說, 他們家裡的孩子很多, 所以每週六吃完早飯後, 他們家總會做一件事, 就是召集全家開家庭會議, 因為孩子們實在是太多了, 不能做到隨時隨地溝通。 一方面是通過這樣的形式實現跟孩子們及時溝通, 還有就是鍛煉他們的領導能力。 因為家庭會議前, 輪到負責主持會議的孩子會準備討論主題, 並在會議中保證會議的進行和維持秩序, 同時力求每次會議都能出結果。 他們常常在會議中溝通的是誰負責關門、倒垃圾, 誰遇到什麼問題、難題, 誰要考試需要什麼説明等。 當然有些不適宜公開溝通的, 全惠星會單獨找機會跟孩子談。

這其實是不錯的溝通形式,

Advertisiment
但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不是很多的家庭來說, 沒必要照搬他們的做法, 但精髓可以學習。

長大的孩子不喜歡“刻意”的溝通

親子溝通應該是從小跟孩子養成的習慣, 就像空氣一樣, 無時無處不在, 也應該是家庭裡自然卻又不可或缺的舉動。 否則如果父母從小沒跟孩子養成時常溝通的習慣, 到孩子長大後, 當他們的獨立自主意識養成後, 你再企圖去撬開孩子的內心, 會變得沒那麼容易了。 因為這時的他們容易把你的溝通當成窺探隱私, 而不是表達關心。 跟孩子養成相互溝通的習慣, 實在是宜早不宜遲啊。

為什麼很多父母覺得每天都在跟孩子溝通, 但實際上卻是“無溝通”呢?

有些父母從孩子出生時, 為了幫助孩子說話,

Advertisiment
有事沒事總會跟咿呀學語的寶寶“溝通”, 但這種舉動到了他們5, 6歲甚至7, 8歲後, 好像這種有意無意的溝通卻沒有了, 很多時候變成了“命令式”的溝通, 比如讓孩子寫作業, 讓孩子洗衣服疊被子等等, 互動式的資訊傳達沒有了。 那是因為很多家庭沒有跟孩子特意溝通的意識, 有鑑於此, 不妨每天固定一個時間, 並把它當成全家的“溝通時間點”。

這樣做, 孩子會更樂意溝通

如果你們是上班一族, 睡前是一個最合適的時間點, 這個舉動從孩子懂得說話和表達就可以開始了, 比如2歲左右, 晚一些也沒關係。 溝通的內容可以分成三方面:

1、孩子的問題

2、父母的問題

3、家庭的問題

為什麼要涉及這三點呢?目的是讓孩子有家庭意識,

Advertisiment
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自信, 因為不僅是他們有困惑, 爸媽也會有困惑的時候, 這種平等的氛圍讓孩子們覺得很親切。 另外, 當家裡的問題也需要孩子提意見和建議時, 孩子會感到非常自豪, 這種自豪感也能促使他們更樂意分享自己的事情。 這份平等而暢快的溝通, 孩子也更容易敞開心扉。 這種形式還有個好處就是幫助孩子每天“自檢”, 幫助他們進步。

有了這種固定時間的溝通還不夠, 因為有些父母可能會遇到拒絕溝通的孩子, 很可能時因為他們在細節上傷害了孩子。 幼兒說建議親子溝通時, 最好能做到下面這3點:

1、父母不當“法官”

尤其是當孩子在講述他們自己的事情和故事的時候, 父母一定不能直接作評價或指責孩子做得不對,

Advertisiment
溝通的原則應該是無條件接納和理解孩子的看法和想法, 但不是為了心疼孩子而贊同他們不客觀的觀點。 在對孩子做出反應時, 多用“我理解”, “我懂”等字眼。

2、不對孩子作強求性的建議

不要給孩子“我是大人, 你是小孩, 你要聽話”之類的暗示, 給孩子建議而不要強求, 父母可以用啟發性的方式引導孩子, 比如父母小時候遇到這樣的事情是怎樣做的。 除此之外, 舉例、講故事是給孩子建議的最好方式。

3、懂得尊重孩子

當孩子不願意說的時候要給予耐心, 只要你跟孩子從小有溝通的習慣, 他們總有一天會憋不住跟你說的, 你要做的唯一事情是耐心等待。 否則強迫孩子溝通只會堵住溝通的大門。

認為,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這裡面有跟小朋友之間的,有跟老師和外人之間的,還有跟孩子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之間的,如果孩子從小沒有跟父母交流的習慣,大大小小的矛盾日漸積累,將會把父母與孩子的距離拉得越來越大,到青春期時孩子跟你的關係,或許就成“你不問我不說,你問我也不說”的路人了。

最後再提醒一下,父母跟孩子溝通過程中要注意一些細節、把握原則,這樣不僅能讓孩子養成跟你無話不談的習慣,到孩子青春期時,無論孩子遇到哪方面的問題,你們都能通過及時的溝通及時處理,還能幫助孩子變得自信、自如、有主見、有責任心,你們的家庭也會越來越融洽和幸福。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這裡面有跟小朋友之間的,有跟老師和外人之間的,還有跟孩子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之間的,如果孩子從小沒有跟父母交流的習慣,大大小小的矛盾日漸積累,將會把父母與孩子的距離拉得越來越大,到青春期時孩子跟你的關係,或許就成“你不問我不說,你問我也不說”的路人了。

最後再提醒一下,父母跟孩子溝通過程中要注意一些細節、把握原則,這樣不僅能讓孩子養成跟你無話不談的習慣,到孩子青春期時,無論孩子遇到哪方面的問題,你們都能通過及時的溝通及時處理,還能幫助孩子變得自信、自如、有主見、有責任心,你們的家庭也會越來越融洽和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