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徐若瑄坐月子:想哭也要忍著 坐月子不能哭?

徐若瑄從懷孕到生子可謂是一路艱辛。 近來坐月子期間, 她要忍受脹奶和宮縮的痛苦, 稱:"坐月子期間想哭的衝動, 但還是要忍住, 坐月子不能哭!"那麼坐月子真的有不能哭這一說法嗎?

徐若瑄 (Vivian)13日剖腹產下不滿33周、僅2000公克的早產兒Dalton。 近來她在新加坡坐月子, 說自己如同"母牛加母豬", 除了吃補品調理身體, 還要忍受脹奶和宮縮的痛苦。

她在臉書秀出V寶的可愛小衣服, 她寫道:"Thank you Aunty Jenny, 這是李V寶第一次有自己名字的衣物~他媽咪屬兔, 那兔子上還有媽咪產下他那一天的日期?很感動的禮物, 我要哭了喔?不!坐月不能、忍!!"

Advertisiment

坐月子不能哭 這是真的嗎?

"坐月子期間不能哭, 不能生氣, 要保持心情舒暢!"很多新媽媽都從老一輩口中聽過這句話, 為什麼不能哭?老人總會一本正經地說:"身體會不好, 眼睛也會哭瞎的。 "真的是這樣嗎?

專家解析:女性剛生完孩子身體都很弱, 不能多受刺激, 像激動、哭泣等, 不然眼睛很容易受到傷害, 從這個角度來說, 民間月子裡不能多哭的說法, 有點道理, 但說會哭瞎則太誇張了, 缺乏科學依據。

過去, 在家庭經濟普遍還不太好時侯, 有些女性剛生完孩子視力明顯下降乃至失明, 主要是營養不良引起的視神經炎, 與哭沒什麼關係。 而今產婦大多是營養過度, 因此營養不良引起的視神經炎很少見了。

想哭就哭出來:由於體內激素的影響、產婦身體的變化、產婦對小寶寶哺育及未來的焦慮、以及家庭的關注點從孕婦轉向小寶寶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

Advertisiment
產婦在產褥期很容易出現產後抑鬱。 嚴重的還可以發展成為產後抑鬱症。

眼淚是情緒的一種很好的宣洩物。 有時也是精神壓力的一個釋放通道。 在這種情況下, 及時地誘導產婦將內心的憂傷、沮喪及悲傷排解出來, 加以疏導和解釋, 就可以幫助產婦化解這種失平衡狀態。

產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舒暢。 孕婦孕育新生命期間, 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所以產後也應盡可能的保障產婦心情舒暢, 以使產婦儘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月子期間情緒的波動會導致產婦食欲變差,

Advertisiment
不但影響身體恢復, 同時還會影響乳汁分泌量以及乳汁品質, 長期的情緒波動甚至會影響嬰兒的健康。 不能哭?堵截不如疏導, 把通道放開, 想哭就哭吧!長時間的鬱悶要比一時的眼睛紅腫嚴重得多。

情緒低落、愛哭 很可能患上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是指產婦分娩後出現的抑鬱症狀, 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多發生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 產婦往往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怒、經常暗自哭泣、對前途感到毫無希望等症狀。

有一些媽媽會表現出對孩子過分的擔憂, 發現一點異常就擔心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重大疾病, 進而產生焦慮情緒。 還有一些會表現為自我評價降低, 覺得自己能力不行,

Advertisiment
照顧不了孩子。

有些產婦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症狀:如鬱鬱寡歡、食欲不振、無精打採, 更有甚者會有罪惡感產生、失去生存欲望, 這就是比較嚴重的產後憂鬱症了。

產後抑鬱症的產生原因

專家解釋, 產婦分娩以後, 體內孕激素和雌激素水準會急劇下降, 易引起人的情緒不穩。 這是造成產後抑鬱的重要原因。 此外, 分 娩時疲勞, 新媽媽因為照顧孩子而與親友產生疏離感﹔加上家務瑣事的不順心, 婆媳、夫妻關係不協調等, 都與產後抑鬱的發生有關。

此外, 一些母乳餵養的新媽媽由於白天晚上都要給孩子餵奶, 過度勞累、休息不好, 也很容易產生委屈、煩躁、易怒的情緒,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疏導, 就容易導致產後抑鬱症。

Advertisiment

如何緩解產後抑鬱

產婦生產後出現短期情緒低落是正常的, 角色的轉變、家人關注度的轉移、照顧寶寶的負擔等……很多因素會使新媽媽有悲傷、煩躁的心理體驗。 但一般說來, 產後低落情緒通常會隨著體內激素水準恢復正常, 而慢慢自行緩解。

但如果情緒低落的狀況遲遲沒有好轉, 或持續兩周以上並有加重的趨勢, 那就有可能是產後抑鬱症, 需要引起重視了。

產後抑鬱如果未引起重視, 不及時治療, 不僅影響大人的生活, 對孩子以後的性格發展也有影響。 出生幾個月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母親的愛, 會導致親密感缺失, 長大後可能會沒有安全感, 對焦慮的體會更深。

當產婦出現產後抑鬱症狀時, 很多時候家人會不理解, 認為是"矯情"、"無理取鬧",這種情況反而會更加重患者的病情。預防產後抑鬱,不只是產婦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的問題。

首先,產婦可以在懷孕期間多閱讀一些嬰兒護理方面及孕產婦心理、生理的知識,從思想上做好準備。其次,產婦家人要正確認識分娩後產婦心理行為的改變。家人特別是丈夫要加倍關心、體貼產婦﹔不能因為寶寶的到來而轉移對媽媽的關注。

認為是"矯情"、"無理取鬧",這種情況反而會更加重患者的病情。預防產後抑鬱,不只是產婦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的問題。

首先,產婦可以在懷孕期間多閱讀一些嬰兒護理方面及孕產婦心理、生理的知識,從思想上做好準備。其次,產婦家人要正確認識分娩後產婦心理行為的改變。家人特別是丈夫要加倍關心、體貼產婦﹔不能因為寶寶的到來而轉移對媽媽的關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