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因素有哪些

安全感是指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擁有的一種不害怕的感覺, 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安全感, 而安全感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基石, 是孩子適應與融入社會, 充滿信心地生活與學習的前提條件。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和家庭與生活環境的影響有著密切的聯繫。

影響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因素

1、家庭生活不和諧, 父母經常爭吵

家庭成員之間融洽的關係, 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礎。 對於孩子來講, 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是他生活的楷模。 如果孩子經常看到父母間的衝突, 孩子會感到極大的不安與畏懼。

Advertisiment
幼小的心靈會埋下陰影。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父母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就是美好的婚姻, 這會直接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以及影響社會化、人際關係等諸多方面。

2、孩子的心理營養未得到滿足

在日常生活中, 孩子沒有得到行動上的自由、獨立與正常情緒的釋放。 通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成人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與願望, 孩子只能圍著成人的指揮棒、“晴雨錶”來轉, 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東西, 經常被嚴令禁止, 如:“太髒了”、“太危險了”等等。 當成人高興時, 拉過孩子不管是否願意, 又親又抱。 不高興時, 又嫌棄孩子話多, 不願理睬。 有時還會拿“再不聽話, 我就不要你了”等話語相威脅, 有時還拿“許願”來敷衍孩子。

Advertisiment
長此以往, 就損傷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動力, 使孩子失去自我, 對成人不信任, 自身失去安全感。

3、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溺愛, 使孩子畏懼困難

家庭溫柔的陷阱, 特別是隔代疼, 把孩子保護得太好, 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 準備好了“清道夫”、“鋪路石”, 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 使孩子膽小、畏懼困難, 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4、家長的怕輸心理和處處都要孩子爭“第一”

家長常常對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要求。 總讓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當孩子不如別人或出現問題的時候, 家長會非常著急, 抱怨的話、情緒化的行為就會出現。 經常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與能力。

5、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只能聽得表揚, 聽不得一點批評意見

Advertisiment

孩子常常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表揚, 家長、幼稚園老師天天都是, “你真棒”, “你太聰明了!”等等, 使孩子患了“表揚依賴症”, 聽不得一點反面意見, 這樣的孩子缺少抗挫折的體驗和原動力, 常常會很情緒化, 缺少安全感。

6、母親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情緒多變

母親是孩子最親密的接觸者, 如果母親經常怕這怕那, 多愁善感, 那麼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做事與生活態度。 只有母親本人的安全感和價值感足夠時, 才不會常常產生焦慮。 而自信、穩定、成熟、理智的養育態度, 既能減少媽媽不必要的內心消耗, 同時也會帶給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狀態與氣質。

針對孩子, 表揚鼓勵應講究策略:

第一, 表揚可間斷無規律, 做好了有時表揚,

Advertisiment
有時馬上提出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讓孩子總有前進的方向。

第二, 鼓勵應找“准”點, 在不同的方面給予鼓勵。 如, 孩子堅持做完了事情, 給與鼓勵, 讓孩子學會堅持精神。

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就會焦慮, 對事物不必要的過度擔心, 缺乏自信, 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關鍵時刻總是希望依靠別人, 希望別人能夠幫助自己, 同時, 內心深處對自己和別人又都不夠信任, 對生活周圍的人與事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有的人還會總覺得自己生病了等等, 所以我們就要在生活中避免影響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因素, 讓孩子時刻充滿自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