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引起貧血的原因及自我治療

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由多種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種症狀, 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 引起貧血的原因主要有三類:

1、紅細胞生成減少 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造血幹細胞異常引起的貧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纖維化、惡性組織細胞病等惡性血液病引起的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紅細胞成熟障礙引起的貧血。

2、紅細胞破壞過多 見於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鐮形細胞貧血等溶血性貧血。

Advertisiment

3、急性或慢性失血引起的貧血。

自我診斷

1、疲乏、困倦、軟弱無力是貧血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症狀, 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活動後心慌、氣短都是常見的症狀, 食欲減退、腹脹、噁心、性☆禁☆欲改變以及女性患者月經失調等也較為常見。

2、皮膚粘膜蒼白是貧血的主要體征。 溶血性貧血還可見黃疸和脾臟腫大。

3、嚴重貧血患者可出現暈厥、蛋白尿以及夜尿增多等表現。

治療指南

1、消除貧血的病因是治療貧血的首要原則, 而營養缺乏所致的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 單純補充鐵劑或葉酸、維生素B12是不能根治貧血的, 必須對造成貧血的原因進行糾正或治療, 否則貧血還會復發。

2、在貧血原因明確之前,

Advertisiment
不應隨便用藥, 否則反會使病情複雜化, 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延誤治療。 一般採取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 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如常用的鐵製劑僅對缺鐵性貧血有效, 對非缺鐵性貧血長期應用是有害的;另外, 藥物治療貧血還有一定的療程, 如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在原發病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口服鐵劑, 需用至血紅蛋白正常後3~6個月, 才能補足貯存鐵, 使貧血得到根治。

總之, 貧血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的治療, 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盲目採用多種製劑(也就是鳥槍式療法)雖能暫時糾正貧血, 但因為會掩蓋病情, 而且有產生後遺症的危險, 所以這種療法是不可取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