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升小家長注意事項

1 幫孩子做好入學心理準備

1、向孩子介紹學校歷史及現狀, 言語之中充滿懷念、嚮往、自豪和期望之情, 激發熱愛學校的情感。

2、到學校參觀, 最好帶他參觀小學, 讓他親身體會一下學校裡寬大的校舍, 學生上課時良好的課堂秩序, 小學生大聲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及小學生能寫會算的技能, 使孩子對小學生產生敬仰羡慕的心情, 渴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小學生, 同時熟悉並欣賞校園環境, 認識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 順便可以進行簡單的愛護花草樹木及學校公共設施的教育。

Advertisiment

3、請大孩子講學校生活, 暢談學校好玩的地方、學習的樂趣、老師的要求、課堂紀律、作業規範、夥伴交流、少先隊活動等。

4、模仿遊戲, 家長可以組織幾個孩子或和孩子一起模仿上課的遊戲, 分別扮演老師、學生, 讓孩子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熟悉課堂學習習慣, 學會基本的課堂常規, 如怎麼坐、怎麼站、怎麼舉手、用多大音量回答問題以及基本禮貌用語等。

2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準備

安全是孩子上學最須注意的事項, 近年來校園事故的頻繁發生表明:及早對孩子進行學校安全教育是入學前準備的重要內容之一。

1、遊戲安全。 小學活動器戒高而大, 場地硬、學生多, 老師也不可能隨時呵護在學生左右, 所以一定要及早吩咐孩子課間活動時守秩序,

Advertisiment
不推擠, 不瘋跑, 不要扔石子、玩木棍。

2、接送安全。 一般小學都規定家長在距校門50米處接送孩子, 所以家長要事先同孩子約好接送地點, 囑咐孩子家長沒來時原地等待, 不亂跑, 不跟別人走, 去同學家一定要先同家長商量。

3、上學、放學路上安全。 家長提前帶孩子往學校步行幾次, 每次重複講關鍵地點路標及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孩子注意車輛、陌生人、同伴遊戲等問題;牢記“放學就回家, 不和陌生人講話”的原則。

3 父母還需要為孩子做到的

1、進入了新環境, 有了新老師, 大多數規矩老師也都會跟孩子交代清楚。 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則, 老師就會給予懲罰。 所以, 大多數孩子都能夠很快意識到小學的不同,

Advertisiment
並會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 所以, 父母不必太過擔心。 有的父母怕孩子不知道小學裡的規矩, 或者怕孩子不聽話, 因此會嚇唬孩子:“你如果不, 老師就會……”——我們避免用這種句式, 或者說類似的話, 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讓孩子抵觸學校。

2、有的父母一進學校就會開始挑老師。 他們會認為, 我的孩子所分到的這個班級, 老師不夠厲害, 不如別的班好。 如果一開始父母就抱有這種心態, 那麼很容易會影響到孩子與老師、孩子與學習本身的關係。

3、我們需要對學校的安排報以基本的信任和尊重, 不能一開始先入為主進行好壞的評判;其次, 須知小學低年級, 家庭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 父母對孩子好習慣的養成, 是重中之重。

4 良好生活方式的準備

1、開學前,

Advertisiment
暑假可以帶孩子盡情地遊玩, 增長見識。 但至少開學前一周要恢復正常規律的生活, 確保健康的身體、飽滿的精神迎接開學。

2、由於小學一般不提供早飯, 如果不吃或吃不好早餐, 孩子一般上午第二節課時就進入低血糖階段, 這會嚴重影響大腦的能量供應, 從而導致孩子的智力下降和思維遲鈍, 而學校會把語文、數學、外語等認知類的主要課程安排在上午, 因而孩子不吃早飯會嚴重影響學習。

3、上小學之後便沒有了午休, 孩子必須由二次睡眠變為一次睡眠, 大腦從早晨必須開始持續工作十多個小時, 所以孩子必須學會休息並且休息得好, 才能恢復體力、智力, 消除疲勞。 入學前2周, 家長就開始每天堅持讓孩子早睡早起,

Advertisiment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