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幼兒良好心理養成的研究和實踐(五)

(三)社區、家庭、幼兒園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體化是指幼兒園、家庭和社區共同關注, 形成合力, 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園是教育生態環境中學前教育子系統的支柱。 幼兒園應該主動與社區溝通, 優化幼兒的社區環境, 使幼兒從自然的、社會的、規范的環境中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家庭是幼兒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組織, 家庭的環境和家庭教育功能都會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 我們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注意幼兒園的工作, 還關注家長的心理及家庭的心理環境。

Advertisiment
我們深知問題表現在兒童身上, 根子在家庭。 因此, 我們積極依托社區, 優化環境, 創設條件, 開展家庭心理輔導。 我們運用下列形式和方法:

1.家長學校開設有關幼兒和家長心理的講座

2.開展親子活動

3.開展家庭心理咨詢

4.進行周日串門活動

5.對問題家庭進行家庭治療

6.開展學習化家庭建設活動

7.開展"社會模擬活動"。 教育小區中的中小學生定期來本園與孩子們一起游戲和活動, 或到社區中參與社會活動。 通過與不同能力的人的交往, 可以開放獨生子女的任性性的自我封閉和不合群。

本園在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實現時空開放, 積極利用社區心理衛生資源, 努力形成一體化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大教育網絡,

Advertisiment
提高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綜合能力。

(四)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個別化是重要的實施策略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根據兒童在幼兒階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個體差異, 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我們在重視幼兒群體心理健康的同時, 必須十分關注每個兒童個體的心理健康。 我們在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團體形式的同時, 也十分關注實施個別對待。 1.開展個別輔導

兒童合群性發展水平存在差異, 每一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重視對幼兒的個別輔導, 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實效的重要原因。 我們經常組織案例討論, 學習幼兒心理衛生的理論知識, 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從大量的案例中積累經驗, 揭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規律性東西。

Advertisiment

軼事日記是我們多年來堅持的做法, 為開展個別輔導提供了有關信息, 也為個案研究提供了資料。 到目前為止, 我們已積累了軼事日記 150余篇, 約4萬字, 收集了大量的生活、游戲、活動中的點點滴滴的第一手資料, 記錄了幼兒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軌跡點, 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事實基礎。

2.開展問題兒童的心理治療
在我們的幼兒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兒童, 心理矯治也是面向全體幼兒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 在同一時空, 在幼兒中有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者是少數, 但在不同時空, 每一個幼兒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問題, 就如每個幼兒都會生病一樣。 "在發展的某些階段,

Advertisiment
兒童出現一種或者少數幾種偏異行為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 "并不是只有發展性和預防性的心理衛生工作是面向全體幼兒的。 對這部分幼兒的異常心理, 不給予關注和幫助, 忽視了整體中的部分, 實際上就是沒有面向全體幼兒。 每一個幼兒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矯治服務。 矯治服務的形式是多樣的, 識別、診斷、矯治、轉介都是屬于矯治服務。 幼兒園的保教人員必須具備關于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一般知識, 具有識別能力和初步的矯治能力。 正確認識矯治的全體性, 有利于我們提高幼兒心理衛生重要性的認識和幼兒心理衛生工作的水平。

我們對膽怯傾向型、激惹傾向型的兒童運用行為塑造法, 取得良好效果。 對孤獨型、被動傾向型的兒童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暗示法、箱庭療法等矯治,

Advertisiment
積累了不少經驗, 贏得了家長的認可。

幾年來, 我們幼兒園與家庭、社區整合, 形成幼兒心理健康大教育格局, 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園特色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 確立了以科研為先導, 教科研結合, 推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幼兒全面素質的工作策略。 這不僅促進了本園幼兒心理發展, 同時形成了一支科研隊伍, 促進了整個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高。 我們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剛開始, 有待于進一步的努力, 為21世紀的人才培育貢獻微薄的力量。 康德曾說過: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是神秘的, 一個是星空, 一個是人的心里。 我們熱愛每一個幼兒, 我們將為探索她們的心靈奧秘努力進取。

我們將為探索她們的心靈奧秘努力進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