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兒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1 幼兒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1、在公眾場合, 如幼稚園、遊樂場、公園、商場、親戚家, 孩子感到極度的恐慌、緊張;

2、在一些多人的場合, 孩子怕與同伴、大人面對面地交流, 或者即便交流了, 也是在極度的驚恐之中度過的;

3、孩子不敢直面陌生人, 更不敢與他們交談, 或者見到陌生人就心慌耳熱。

2 如何避免幼兒社交恐懼症

1、帶孩子多見識世界

專家認為, 孩子出現社交恐懼, 主要是孩子跟外界接觸的機會少, 而且獨生子女的環境下成長缺少與同齡人的溝通和交流, 加之父母工作忙碌, 少機會留意孩子的變化, 久而久之便出現了社交恐懼,

Advertisiment
要消除和預防社交恐懼, 最好就是家長帶孩子多接觸同齡人,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讓孩子接觸世界的機會多了, 那麼孩子就樂意跟人交往了。

2、鼓勵自己的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

孩子的交往也如同成人的交往, 既可以請進來, 也可以走出去, 兩者同樣重要。 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添麻煩, 您可以讓孩子帶些小禮物去小朋友家, 這樣既周到、也禮貌, 還能讓孩子學會分享。

3、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裡來玩

現代父母常有一個誤區, 就是想時刻保持一個整齊完好的家。 所以, 父母們不太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邀請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來家玩, 最多也是在社區裡簡單交往。 如果父母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裡來玩,

Advertisiment
孩子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 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處理遊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糾紛。

4、引導孩子購物

3至7歲的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的引導下購物。 例如讓他買自己喜歡的小玩具、小卡片、文具、零食等。 孩子在與售貨員交流的時候, 也學習了與人溝通的技巧。 如果孩子一開始有困難的話, 媽媽可以在一邊鼓勵, 教孩子說“請售貨員阿姨拿一下那個玩具狗”、“請問要付多少錢”、“謝謝”等話, 漸漸地讓孩子自己能開口說。

5、讓孩子學習與陌生人說話

有的父母怕孩子單獨外出會闖禍, 而嚇唬孩子, 孩子變得膽小, 怕見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別人的欺侮, 怕吃虧、學壞, 認為還是關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與人接觸傳染疾病,

Advertisiment
情願將孩子閉門獨處。

3 幼兒恐懼症的危害

1、焦慮症

焦慮可無特殊的物件或對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某種意外的擔心, 但無明顯的恐懼和回避行為, 廣場恐怖症可與驚恐發作同時存在;如果繼發於對驚恐發作的擔心, 而不敢外出, 則應診斷為驚恐發作伴發廣場恐怖症,

2、強迫症

強迫症狀源于患者內心的某些思想或觀念, 並非對外界事物的恐懼, 常有強迫動作, 而少有回避行為。

3、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提時代的心理陰影可能會造成孩子一生的性格缺陷。 比如如果一個孩子首次登臺表演不怎麼成功而且結束後遭到同伴的嘲笑, 這就可能成為他一生的“爛草莓”, 可能因此再也不敢在公開場合大聲說話。

Advertisiment

4、可能導致自閉症

導致孩子自閉症的原因很多, 但是兒童恐懼症所起的作用遠遠大於其它的因素。

5、孩子的成長會很艱難

性格缺陷也好, 自閉症也好, 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會永遠長不大。

6、其它的嚴重後果

有的兒童恐懼症患者長大後會仇視社會, 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相關用戶問答